[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用空气滤清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67417.7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81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包鹏;袁光富;李永常 | 申请(专利权)人: | 泸州高新中航传动转向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024 | 分类号: | F02M35/024 |
代理公司: | 成都东唐智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1 | 代理人: | 罗言刚 |
地址: | 646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面板 过滤网 清灰盒 进气口 滤箱 滤芯 本实用新型 空气滤清器 过滤装置 出气口 防水层 连接板 发动机 可拆卸结构 拆卸方便 过滤效果 配合连接 左右侧面 凸出 表面层 侧面板 消声片 方板 尾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用空气滤清器,包括滤箱以及滤箱内的过滤装置,所述滤箱包括箱体、前面板,前面板与箱体为可拆卸结构,箱体的左右侧面板及上下侧面板与前面板相连的部分均设有凹槽,所述前面板为四周设有凸出连接板的方板,前面板通过连接板与箱体上设置的凹槽互相配合连接,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进气口、第一过滤网、清灰盒、第二过滤网、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位于滤箱前面板的中部,所述第一过滤网设置在进气口后,清灰盒位于第一过滤网后,第二过滤网位于清灰盒后,出气口位于滤箱尾板的中部,所述清灰盒内包括滤芯、防水层,所述滤芯的表面层设有消声片,防水层设置于滤芯的下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提高了过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用空气滤清器。
背景技术
空气滤清器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件,是用于清除空气中的微粒杂质的装置。空气滤清器不仅为机车发动机提供了理想的工作环境,而且延长了发动机的寿命。汽车的发动机是非常精密的器件,极小的杂质都会损伤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发动机要吸进大量的空气,如果其中的空气不经过过滤,空气中悬浮的尘埃便会被吸入气缸中,加速活塞组及气缸的磨损。因此,空气在进入气缸之前,必须先经过空气滤清器。空气滤清器的好坏影响着发动机使用时间的长短,所以其中的过滤装置在使用过长时间后需要及时更换,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若空气滤清器内的过滤装置过脏,会使发动机进气不足,燃油燃烧不完全,导致出现发动机工作不稳定,动力下降,耗油量增加的现象发生。常见的滤清器过滤效果不理想且更换清理其内部的过滤装置时不方便。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发动机用空气滤清器来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一种发动机用空气滤清器来解决过滤效果不明显及内部过滤装置不易于更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发动机用空气滤清器,包括滤箱以及滤箱内的过滤装置,所述滤箱包括箱体、前面板,前面板与箱体为可拆卸结构,箱体的左右侧面板及上下侧面板与前面板相连的部分均设有凹槽,所述前面板为四周设有凸出连接板的方板,前面板通过连接板与箱体上设置的凹槽互相配合连接,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进气口、第一过滤网、清灰盒、第二过滤网、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位于滤箱前面板的中部,所述第一过滤网设置在进气口后,清灰盒位于第一过滤网后,第二过滤网位于清灰盒后,出气口位于滤箱尾板的中部,所述清灰盒内包括滤芯、防水层,滤芯为多层折叠结构,所述滤芯的表面层设有消声片,防水层设置于滤芯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外侧上还设有通孔,连接板四周设有与凹槽上通孔所对应的连接孔,前面板通过连接板与箱体上设置的凹槽互相配合连接,连接板与凹槽通过连接件穿过通孔与连接孔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与滤箱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出气口的开口处均设有单向逆止阀。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过滤棉布,过滤棉布设置于第二过滤网的背面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均通过卡扣与滤箱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过滤网的网目直径小于第一过滤网。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发动机用空气滤清器,采用第一过滤网、清灰盒、第二过滤网三层过滤装置,清灰盒内设置滤芯和吸水层,提高了过滤效果,极大程度的过滤掉空气中存在的杂质,还可去除掉空气中多余的水分,提供了干净的空气,保障了发动机能够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且滤箱的前面板与箱体为可拆卸结构,在需要更换或者清洗过滤装置的时候,取出箱体与前面板上的连接件,再将连接板从凹槽中取出,便可将前面板与箱体分开,更换滤箱内部的过滤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更使过滤效果得到极大的提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泸州高新中航传动转向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泸州高新中航传动转向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674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