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密封条压缩永久变形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67041.X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557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杜海玉;倪亮;刘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华坤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4 | 分类号: | G01N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夹板 下夹板 底座 汽车密封条 测试装置 压缩永久变形 高度传感器 螺纹杆 螺母 背离 连接板 支撑架 技术方案要点 啮合 本实用新型 人工手动 自动检测 放置槽 时间点 有压 检测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装置,旨在提供一种汽车密封条压缩永久变形测试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座、连接于底座的连接板、设置在连接板背离底座一端的下夹板、上夹板,所述下夹板上设有放置槽,底座上设有第一螺纹杆,且第一螺纹杆贯穿下夹板和上夹板,上夹板处于下夹板背离底座的一侧,上夹板上放置有压块,第一螺纹杆上啮合有螺母,螺母处于上夹板背离下夹板的一侧,还包括高度传感器和支撑架,所述高度传感器设置在支撑架上,且所述高度传感器处于上夹板上方。这种汽车密封条压缩永久变形测试装置能够自动检测汽车密封条在特定时间点的高度,不需要人工手动检测,采取数据花费的时间较短,节省大量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汽车密封条压缩永久变形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密封条普遍应用于汽车车窗上,用于填补车窗玻璃与车窗之间的缝隙,汽车密封条的压缩永久变形量是该零件性能指标中的一个关键项目,此项目的合格与否直接影响到使用此汽车密封条的汽车的产品质量。因此,在汽车密封条出厂前需要对汽车密封条的压缩永久变形进行测试。
在测试汽车密封条的压缩永久变形量时,首先要对汽车密封条施加外力进行压缩,在汽车密封条上方设有高度传感器,压缩到特定时间后,解除对汽车密封条的压力,汽车密封条会慢慢恢复,高度感应器感应汽车密封条在特定时间点的高度(如检测5秒和1小时时汽车密封条的高度),然后根据高度计算压缩永久变量。
公告号为CN20524644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密封条的压缩装置,它包括一基准板、多根导向杆、至少一根螺纹杆以及一上压板,所述导向杆和螺纹杆竖直设置于所述基准板的周边,所述上压板套设于所述导向杆和螺纹杆且、与所述基准板相对平行设置,所述基准板一侧一体形成有一用于固定汽车密封条的固定结构,每一所述螺纹杆上螺接有分别抵接于所述上压板上下表面的一对紧固件,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一支撑部以及所述支撑部一体弯折形成的一折弯部,所述汽车密封条设置于所述折弯部。
这种汽车密封条的压缩装置虽然能够对汽车密封条进行压缩,但是在测量压缩后的汽车密封条在特定时间点的高度时,需要手动去测量,采取数据花费的时间较长,导致时间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密封条压缩永久变形测试装置,其能够自动检测汽车密封条在特定时间点的高度,不需要人工手动检测,采取数据花费的时间较短,节省大量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密封条压缩永久变形测试装置,包括底座、连接于底座的连接板、设置在连接板背离底座一端的下夹板、上夹板,所述下夹板上设有放置槽,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螺纹杆,且所述第一螺纹杆贯穿下夹板和上夹板,所述上夹板处于下夹板背离底座的一侧,上夹板上放置有压块,所述第一螺纹杆上啮合有螺母,所述螺母处于上夹板背离下夹板的一侧,还包括高度传感器和支撑架,所述高度传感器设置在支撑架上,且所述高度传感器处于上夹板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汽车密封条放置在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密封条的一端抵触在放置槽内,另一端抵触上夹板,将上夹板朝向下夹板方向推动,对密封条进行压缩,将螺母拧紧在第一螺纹杆上,且使螺母抵触于上夹板,将底座搬运至特定温度环境下,待汽车密封条压缩至特定时间后,将底座搬运至高度传感器下方,使汽车密封条处于高度传感器下方,将压块放置在上夹板上,将螺母从第一螺纹杆上拧下,再将压块和上夹板同时取走,汽车密封条慢慢恢复,高度传感器能够自动检测汽车密封条在特定时间点的高度,不需要人工手动检测,采取数据花费的时间较短,节省大量时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用于确定汽车密封圈压缩高度的垫块,所述垫块处于下夹板背离底座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华坤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华坤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670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VC套管加工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分子纤维抗拉伸能力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