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气自动化控制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666284.1 | 申请日: | 2018-05-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75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 发明(设计)人: | 黄传翔;李庆;盛奇;徐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5H1/00 | 分类号: | B25H1/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俞晓明 |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杆 插接 操作台 插接孔 端盖 控制台 电气自动化 通槽 组合操作台 操控模块 操作效率 底部四角 横向插接 螺钉连接 使用习惯 操控台 卡槽卡 前后壁 原有的 支撑腿 弹簧 卡槽 两组 螺接 内壁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操控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气自动化控制台,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底部四角均通过螺钉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操作台的顶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前后内壁均等距离对应开设有插接孔,且前后对应的两个插接孔之间插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螺接有端盖,所述端盖上横向插接有插接销,所述插接销与支撑杆之间支撑有弹簧,所述支撑杆通过插接销插接在插接孔内,所述支撑杆与两端的端盖的前后壁均对应开设有卡槽,相邻的两组所述支撑杆之间通过卡槽卡接有操控模块,本方案在原有的控制台的基础上,通过可自行组合操作台的方式,方便使用者的使用习惯,提高操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操控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气自动化控制台。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加工生产已经远离那种全人工操作的时代,电气自动化的引入使得现今的制造行业已经可以实现部分自动生产,由于还是要借助部分人力的加入。
每个人对于电气系统的操作习惯不同,对于一台新的操作台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使用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气自动化控制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每个人对于电气系统的操作习惯不同,对于一台新的操作台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使用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气自动化控制台,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底部四角均通过螺钉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操作台的顶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前后内壁均等距离对应开设有插接孔,且前后对应的两个插接孔之间插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螺接有端盖,所述端盖上横向插接有插接销,所述插接销与支撑杆之间支撑有弹簧,所述支撑杆通过插接销插接在插接孔内,所述支撑杆与两端的端盖的前后壁均对应开设有卡槽,相邻的两组所述支撑杆之间通过卡槽卡接有操控模块,所述操作台的顶部后侧的左右两侧均螺接有立柱,且两侧的立柱之间通过销轴连接有显示器。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包括内支杆和均匀涂覆在内支杆外壁的橡胶皮层。
优选的,所述插接销位于端盖内的一端设置有防脱挡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在原有的控制台的基础上,通过可自行组合操作台的方式,方便使用者的使用习惯,提高操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支撑杆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部分剖视图。
图中:1操作台、2支撑腿、3通槽、4插接孔、5支撑杆、6端盖、7插接销、8弹簧、9卡槽、10操控模块、11立柱、12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气自动化控制台,包括操作台1,操作台1的底部四角均通过螺钉连接有支撑腿2,操作台1的顶部开设有通槽3,通槽3的前后内壁均等距离对应开设有插接孔4,且前后对应的两个插接孔4之间插接有支撑杆5,支撑杆5的两端螺接有端盖6,端盖6上横向插接有插接销7,插接销7与支撑杆5之间支撑有弹簧8,支撑杆5通过插接销7插接在插接孔4内,支撑杆5与两端的端盖6的前后壁均对应开设有卡槽9,相邻的两组支撑杆5之间通过卡槽9卡接有操控模块10,操作台1的顶部后侧的左右两侧均螺接有立柱11,且两侧的立柱11之间通过销轴连接有显示器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未经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662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