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胸腔和腹腔引流管专用背心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64697.6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60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华;关琼瑶;任敬;谭祥秀;张利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A41D13/12 | 分类号: | A41D13/12;A61M2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汇致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4 | 代理人: | 韩晓银 |
地址: | 650118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襟 后襟 腹腔引流管 专用背心 胸腔 置管 本实用新型 可固定导管 发生率 固定带 引流管 遮挡布 肩部 脱管 系带 上身 保暖 隐私 裸露 痛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胸腔和腹腔引流管专用背心,由在肩部相连的前襟和后襟组成,前襟和后襟在身体两侧通过系带相连,患者在置管过程中无需裸露上身,既保暖,又可以很好地保护病人的隐私;前襟和后襟上位于每块遮挡布下方连接有用于固定引流管的固定带,为患者置管后可固定导管,减少脱管发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胸腔和腹腔引流管专用背心。
背景技术
为病人留置引流管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手段,通过引流管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等积液引流至体外,减轻积液对胸腹腔脏器的压迫,防止术后感染影响伤口愈合,引流管需要妥善固定,留有足够长度并固定在床沿上,以免因翻身牵拉等引起疼痛或脱出。
但是引流管脱管的问题却常有发生,患者因意识模糊、躁动;缺乏相关疾病知识及留置引流管配合知识,自我防范意不强,对引流管护理的意识弱,在下床活动、翻身或更换衣物时,因疏忽大意牵拉引流管导致其滑脱,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加重患者的病情延缓愈合,还可能引起医疗纠纷,因此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胸腔和腹腔引流管专用背心,可以固定导管,减少脱管发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医用胸腔和腹腔引流管专用背心,其特征在于:由在肩部相连的前襟和后襟组成,前襟和后襟在身体两侧通过系带相连,前襟上开设两个裸露的前操作区,后襟上开设两个裸露的后操作区,每个前操作区和后操作区上分别设有遮挡布,前襟和后襟上位于每块遮挡布下方连接有用于固定引流管的固定带,前襟和后襟下部还缝制有口袋。
进一步,遮挡布向下打开,遮挡布下沿与背心相连为一体结构,其他部分与背心之间通过尼龙粘扣连接。
进一步,遮挡布上有用于引流管穿过的开缝,遮挡布被开缝一分为二。
进一步,两个前操作区对称设置在背心正面,两个后操作区对称设置在背心背面。
进一步,所述固定带为长条梯形布带,长条梯形布带的窄头缝上粘扣或胶布,在接近宽头一侧剪开一个竖口,将引流管放置在竖口旁,固定带的窄头穿过竖口拉紧后通过粘扣或胶布粘贴于背心上。
进一步,左前操作区设在左锁骨中线与第二肋间连线处;右前操作区设在右锁骨中线与第二肋间连线处;左、右后操作区设在左、右肩胛下角线及腋后线7-8肋间。
本实用新型的医用胸腔和腹腔引流管专用背心,由在肩部相连的前襟和后襟组成,前襟和后襟在身体两侧通过系带相连,为患者在置管中无需裸露上身,既保暖,又可以很好地保护病人的隐私;前襟和后襟上位于每块遮挡布下方连接有用于固定引流管的固定带,为患者置管后可固定导管,减少脱管发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
背心正面设有两个裸露的前操作区,心背面设有两个裸露的后操作区,每个操作区上分别设有遮挡布,方便导流管通过,且保护病人隐私。
进一步,遮挡布优选向下打开,遮挡布外侧与背心为一体结构,其他部分与背心之间通过尼龙粘扣连接,容易固定管子,且不妨碍医生为病人固定管子时不被遮挡布遮挡住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梯形布条及引流管使用示意图;
图中:1、系带;2、遮挡布;3、引流管尼龙粘扣;4、口袋;5、竖口;6、长条梯形布带;7、引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肿瘤医院,未经云南省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646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阴囊托裤结构
- 下一篇:一种一次性隔离衣及隔离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