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冷却水塔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663959.7 | 申请日: | 2018-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66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新;刘洪松;林德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沂鑫海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C1/02 | 分类号: | F28C1/02;F28F25/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6600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喷淋头 水塔壳体 水平喷孔 新型冷却水 对向设置 水柱 集水斗 进水管 支流管 底端 连通 本实用新型 排水管 热效率 加速流动 锥形收口 角连通 进风板 冷却水 排风孔 水耗量 涡旋状 打散 扇面 换热 内倾 喷出 漂水 外切 喷射 水资源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冷却水塔,它包括水塔壳体;水塔壳体的顶端设有排风孔;水塔壳体的上部设有进水管,且进水管通过支流管与喷淋头连通;支流管与喷淋头呈外切角连通;喷淋头的一端设有水平喷孔;设有水平喷孔的喷淋头一端呈锥形收口状;喷淋头以每两个为一组,且每组喷淋头的水平喷孔呈对向设置;水塔壳体的底部四周设有内倾进风板;水塔壳体的底端设有集水斗,且集水斗的底端与排水管连通。冷却水进入喷淋头后,在其内部呈涡旋状加速流动,喷射的水柱为扇面,提高了换热面积;喷淋头每两个对向设置,喷出的扇形水柱相互撞击打散,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换热效率,漂水率低,水耗量少,最大程度节约水资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却水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单塔单风扇无填料喷淋的新型冷却水塔。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冷却水塔是一种将水冷却的装置,水在其中与流过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质交换,致使水温下降,此装置广泛应用于空调循环水系统和工业用循环水系统中。其基本原理为:需冷却的水在水塔上部通过管道向下喷洒,水塔顶部设有一个很大的抽风机,把空气抽出塔顶,冷空气从塔底的进风口自然吸入,从而利于气流流动,高温水与低温空气进行热交换,加速水的降温;在夏季作业时,冷却水的温度可达到95℃,需要降温至55℃以下才能起到良好的冷却效果。
目前,在喷洒管道的下方都有曲折的且带有S型波浪的填料板,填料板之间相互均匀竖向隔开,高温水体喷洒后在填料板上分散并缓慢下落,以增加水滴的停留散热时间,设计成如此形状是因为有利于水和空气进行对流换热。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冶炼作业中产生的废热,都要用到冷却水来导走;即利用冷却水塔将挟带废热和废渣的冷却水在塔内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废热传输给空气并散入大气中;冷却后的水循环进行再利用。
在具体的作业过程中,由于冶炼作业产生的冷却水不仅带有废热还带有固体废渣,采用现有技术的冷却水塔虽然可以起到冷却降温的作用,但是固体废渣在冷却水塔内不断堆积,会将填料板和喷淋头逐渐堵塞,而填料板和喷淋头多为PP硬塑材质受压后会垮塌,冷却水直接下落,热交换效率十分低,散热效果大打折扣,进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其次,喷淋头由于采用PP硬塑材质,与冷却水中的冶炼废渣难以发生化学反应,虽然可以起到防止腐蚀的作用,但是不耐高温且长时间使用后,废渣淤积量大,不仅会堵塞喷孔,还会压垮喷淋头,造成水流柱状喷射而不是分散的面状喷射,更换率高,使用不便;而金属材质的喷淋头又受到腐蚀的影响难以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热交换效率低和寿命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冷却水塔,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冷却水塔,它包括内部带有散热腔室的水塔壳体;所述水塔壳体的顶端设有排风孔,且排风孔处设有抽风机;
其要点是所述水塔壳体的上部设有进水管,且进水管通过若干支流管与喷淋头相互连通;所述喷淋头的轴线与支流管的轴线相互呈纵向对应,且支流管与喷淋头相互呈外切角连通;所述喷淋头整体呈圆柱状,且喷淋头的一端设有水平喷孔;所述设有水平喷孔的喷淋头一端呈锥形收口状,且锥形收口的直径向水平喷孔处逐渐缩小;所述喷淋头以每两个为一组,且每组喷淋头的水平喷孔相互呈对向设置;
所述水塔壳体的底部四周设有与散热腔室连通的内倾进风板;所述水塔壳体的底端设有集水斗,且集水斗的底端通过水泵与排水管相互连通。
为了均衡压力并提高喷射效果,所述支流管与喷淋头的连通处设有变径挡环;所述变径挡环的内径小于支流管的内径。
为了提高水流的涡旋速率,所述喷淋头的内部中心处设有锥形导流柱;所述锥形导流柱与水平喷孔相互呈轴线对应。
为了提高换热效率,所述对向设置的喷淋头之间间距为0.8m-1.5m。
为了提高换热效率,所述每组喷淋头呈交错式均匀分布。
为了均衡各个支流管的压力,所述进水管的末端相互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沂鑫海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临沂鑫海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639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余热电站蒸汽消音回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水泥助磨剂生产用冷却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