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冲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61653.8 | 申请日: | 2018-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92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全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晨光铭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44 | 分类号: | B26F1/44;B26D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张清彦 |
地址: | 361021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凸模 控制器 凹模 红外检测装置 升降控制电机 落料凹槽 塑料冲压 冲压 输出端 刀头 模具 电机 本实用新型 输入端连接 工作效率 受控端 侧壁 堆积 塑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料冲压模具,包括凸模、凹模及凸模的升降控制电机;凸模上设有两个冲压刀头;凸模设置在所凹模正上方,两个冲压刀头的正下方设有落料凹槽,落料凹槽的侧壁设有红外检测装置,升降控制电机包括控制器及电机,红外检测装置的输出端与凸模的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电机的受控端连接。有效了避免了凹模内的凹槽塑料堆积过高,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成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塑料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冲裁模沿封闭或敞开的轮廓线使材料产生分离的模具,现有的冲裁膜通过冲裁后,切割下来的废料或成品,会堆积在凹模的凹槽内,如不及时取出,会影响后续产品的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一种可检测监控凹槽内塑料堆积的塑料冲压模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塑料冲压模具,包括凸模、凹模及凸模的升降控制电机;所述凸模上设有两个冲压刀头;所述凸模设置在所述凹模正上方,两个所述冲压刀头的正下方设有落料凹槽,所述落料凹槽的侧壁设有红外检测装置,所述升降控制电机包括控制器及电机,所述红外检测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凸模的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机的受控端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校准件,所述校准件设置与所述凹模及所述凸模之间,所述校准件校准件设有与所述凹槽大小相同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凸模还设有两个导向柱,所述校准件的相应位置设有大小及形状都相同的两个通孔。
优选地: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接于所述导向柱上。
优选地:所述红外检测装置包括红外发射装置及红外接收装置,所述红外发射装置设置于所述凹槽的一侧侧壁上,所述红外红外接收装置设置于所述凹槽的另一侧侧壁上,所述红外接收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重量检测装置,所述重量检测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冲压刀头与所述凸模通过螺纹进行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凸模、凹模及升降控制电机构成一种塑料冲压模具。通过在凹模的凹槽侧壁设置红外检测装置,在切割下的塑料堆积到一定高度时,通过红外检测装置检测塑料的堆积,并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凸模升降的升降控制电机,升降控制电机升高,便于操作者清理凹槽内堆积的塑料。本技术方案的可以有效避免凹模内的凹槽堆积,提高模具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塑料冲压模具一示意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凸模,200-凹模,300-控制器,400-校准件,500-成品,110-冲压刀头,120-导向柱,130-复位弹簧,210-凹槽,220-红外发射装置,230-红外接收装置,41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晨光铭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晨光铭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616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冲压模具
- 下一篇:一种手机粘合泡棉的模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