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铁施工的盾构始发井基坑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660328.X | 申请日: | 2018-05-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84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 发明(设计)人: | 蔡志勇;杨祥亮;郭玉海;张亮;薛春苗;李海峰;王涛;杨海健;张飞;王牧月;张晟源;陈雪峰;李星晨;吕金彪;张涛;王英波;苏世宗;石文正;王越;张建珍;李文新;庞梦月;姜宁宁;李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9/06 | 分类号: | E21D9/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盾构始发 基坑 围护结构 网喷混凝土 钻孔灌注桩 地铁施工 横通道 支撑 隧道 本实用新型 土体改良 持力层 钢支撑 马头门 中砂层 节约 钢角 井内 土体 外置 腰梁 坍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铁施工的盾构始发井基坑结构,由盾构始发井及其外侧的围护结构组成,盾构始发井设置的基坑底所在持力层为细中砂层,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加钢支撑体系,桩间设有网喷混凝土,盾构始发井南北两侧开马头门,北侧为隧道,南侧为横通道,基坑深度方向布置五道钢支撑和钢角撑,腰梁为双榀工45b组成;在盾构始发井内置基坑、外置围护结构,结构强度高,节约工期,降低风险,围护结构能够对基坑外侧土体有效支撑,避免坍塌,可以有效降低上述风险,缩短了北侧隧道及南侧横通道的开洞工期,节约了人工凿除时所需的土体改良时间,直接由φ1000mm钻孔灌注桩加钢支撑体系,桩间距为1500mm,桩间采用100mm厚网喷混凝土组成围护结构,降低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地铁施工的盾构始发井基坑结构。
背景技术
盾构始发是地铁施工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始发井施工中需要人工或机械凿除洞门玻璃纤维筋桩,凿除和清理时间较长,洞门平整度差,而且始发时土体坍塌和水土流失的风险较高,洞门封堵材料浪费严重。
在以往的隧道盾构工程中,盾构始发一般采用盾构机托架支撑盾构机筒体,通过反力架提供推力使盾构掘进,洞门预埋环板、折形压板及橡胶帘板共同组成了洞门密封装置,防止盾构机筒体进洞时筒体与洞门间的空隙涌水涌沙,起到密封的效果。但由于洞门密封装置其自身所能承受压力有限,在基坑较深及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水土压力很大,在盾构始发过程中止水橡胶帘板常常容易被击穿,或者盾构操作不当导致帘板拉断,从而外界水土就会通过筒体与洞门间的空隙涌入基坑内,影响盾构始发,严重时还会导致始发端头的塌方,后果十分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铁施工的盾构始发井基坑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铁施工的盾构始发井基坑结构,由盾构始发井及其外侧的围护结构组成,盾构始发井设置的基坑底所在持力层为细中砂层,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加钢支撑体系,桩间设有网喷混凝土,盾构始发井南北两侧开马头门,北侧为隧道,南侧为横通道,基坑深度方向布置五道钢支撑和钢角撑,腰梁为双榀工45b组成;在盾构始发井的北侧隧道上方设有两排的小导管,小导管长度为3m,在钻孔灌注桩间打设,小导管与盾构始发井内的预留钢筋接驳器相连,预留钢筋接驳器的间距与主筋相同;在盾构始发井的南侧横通道上方设有两排直径的小导管,小导管长度为6m,在钻孔灌注桩间打设,小导管与盾构始发井内的预留钢筋接驳器相连,预留钢筋接驳器的间距与主筋相同。
进一步,所述盾构始发井净尺寸为8.5m×10.3m,井深29.198m。
进一步,基坑底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60kPa,基坑采用明挖降水法施工。
进一步,所述钻孔灌注桩为桩间距为1500mm,桩间为100mm厚网喷混凝土。
进一步,所述北侧隧道采用CD法施工,南侧为横通道采用CRD法施工。
进一步,所述盾构始发井的结构墙厚700mm,底板厚800mm,底板尺寸为8500×10300mm。
进一步,所述钢支撑为五道609钢支撑,t=16mm,钢角撑尺寸为1500×1500mm,冠梁尺寸为1000×800mm。
进一步,在盾构始发井的北侧隧道的小导管直径为40mm,t=2.75,北侧隧道的北侧通道环梁尺寸为700×1150mm。
进一步,在盾构始发井的南侧横通道的小导管直径为40mm,t=2.75,南侧横通道的南侧通道环梁尺寸为700×1250mm,南侧通道中部横梁尺寸为700×800mm。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603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顶管施工结构
- 下一篇:一种窄支撑异形截面机尾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