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家用地震应急救生床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58728.7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50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孟建国;苗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建国 |
主分类号: | A47C31/00 | 分类号: | A47C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罩 床体 驱动齿轮 电动机 传动轮 转动 应急救生 齿条 地震 固连 本实用新型 齿条啮合 床头挡板 床尾挡板 人员伤亡 输出轴 坠落物 上端 床腿 同侧 侧面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家用地震应急救生床,它包括带有床腿的床体,床体的两端分别固连有床头挡板和床尾挡板,所述床体的上端设置有保护罩,保护罩的横截面为半圆形,且保护罩的直径大于床体的宽度,保护罩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圆形传动轮,两传动轮的内侧面均设置有一圈齿条,所述床体两端的同侧分别固连有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与齿条配合的驱动齿轮。通过电动机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与齿条啮合,使传动轮及保护罩转动,直至保护罩转动至床体的正上方,地震发生时,通过保护罩可以有效的防止坠落物造成人员伤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救生床,尤其是一种家用地震应急救生床。
背景技术
地震发生时常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尤其是当人们在睡眠状态下发生地震时,坠落物砸到熟睡中的人们,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目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准确的预测地震的到来,所以在板块运动活跃的地区,尤其需要做好晚间地震的防御准备,这就亟急一种可预防地震的救生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家用地震应急救生床,地震发生时,该救生床可以避免人们被坠落物砸到,有效的保护了人们的生命安全。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该家用地震应急救生床包括带有床腿的床体,床体的两端分别固连有床头挡板和床尾挡板,其特征是:所述床体的上端设置有保护罩,保护罩的横截面为半圆形,且保护罩的直径大于床体的宽度,保护罩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圆形传动轮,两传动轮的内侧面均设置有一圈齿条,所述床体两端的同侧分别固连有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与齿条配合的驱动齿轮。
上述床头挡板和床尾挡板上分别固连有垂直支架,垂直支架的上下两端分别固连有安装支架,安装支架的端部安装有与齿条配合的传动齿轮。
上述床体上固连有安装支架,安装支架的端部安装有与齿条配合的传动齿轮。
上述驱动齿轮和三个传动齿轮分别位于传动轮的四等分点处。
上述电动机为步进电机。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该家用地震应急救生床中,床体的上端设置有保护罩,保护罩的横截面为半圆形,且保护罩的直径大于床体的宽度,保护罩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圆形传动轮,两传动轮的内侧面均设置有一圈齿条,所述床体两端的同侧分别固连有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与齿条配合的驱动齿轮。通过电动机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与齿条啮合,使传动轮及保护罩转动,直至保护罩转动至床体的正上方,地震发生时,通过保护罩可以有效的防止坠落物造成人员伤亡,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床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床尾挡板,2-床体,3-传动轮,4-床头挡板,5-床腿,6-垂直支架,7-保护罩,8-传动齿轮,9-驱动齿轮,10-电动机,11-齿条,12-安装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建国,未经孟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587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床垫及睡眠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坐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