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完整土壤柱样采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58413.2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79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何崭飞;冯婕妮;韦震;张庆莹;李泽雅;潘响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样管 土壤柱 升降调节装置 土体 切割 本实用新型 采集器 支架 空心管状结构 采集 顶部连接部 采样工具 垂直结构 上下贯通 提升装置 土壤科学 污染修复 样品污染 优质高效 原位土壤 装置连接 连接件 中空 拉出 填装 对称 体内 土壤 研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完整土壤柱样采集器,包括:采样管,为一左右拆分式且上下贯通的空心管状结构,所述采样管的顶部对称设有用于与提样装置连接的连接部,底部具有用于切割土体以获得土壤柱的切割部,用于采样管切割土壤后插入土体内以在采样管的中空内填装土壤柱样品;提升装置,包括升降调节装置和支架,升降调节装置安装在支架上,而升降调节装置底部具有可与采样管顶部连接部相连的连接件,用于将插入土体内的采样管从土体内拉出并提升。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采集完整的土壤柱样,采集的土壤柱样能保持原位土壤的垂直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样品污染与干扰小等特点,为土壤科学研究与污染修复工作特供了优质高效的采样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完整土壤柱样采集器。
背景技术
土壤柱样采集器是采集不同深度、不同土壤质地的柱状土壤样品的工具,现有的土样采集器有小型铁铲、环刀、土钻(最常用)等,土钻又可分为矮柄土钻、螺丝头土钻、开口式土钻、套筒式土钻等。这些土样采集器采集样品时总会在采集器壁上粘连一定的土壤样品,不仅影响本次的土壤样品还会与下次采集的样品混合,且样品从采样器转移出时会一定程度上破坏土壤原有的结构。为了规避目前已有土样采集器存在的问题与缺陷,设置一种完整的受扰动小的土壤柱样采集器很有必要。
随着土壤的科学研究和土壤修复工程的不断发展,目前对于土壤污染物在土体中的迀移、分布及其对地下水污染影响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对于土壤不同层次养分及污染物分布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因此都需要有完整的保持原样的土壤柱样,能够真实反映污染物在土体中的运移规律,但目前已有的采样器不能取得完整的土壤柱样,急需有新的采样器来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土壤柱样采集器取样不完整、易破坏土壤原来结构、提样艰难等不足,提供一种完整土壤柱样采集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完整土壤柱样采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样管,为一左右拆分式且上下贯通的空心管状结构,所述采样管的顶部对称设有用于与提样装置连接的连接部,底部具有用于切割土体以获得土壤柱的切割部,用于采样管切割土壤后插入土体内以在采样管的中空内填装土壤柱样品;
提升装置,包括升降调节装置和支架,升降调节装置安装在支架上,而升降调节装置底部具有可与采样管顶部连接部相连的连接件,用于将插入土体内的采样管从土体内拉出并提升。
所述采样管包括第一半壳与第二半壳,其中第一半壳与第二半壳拆卸式连接,二者共同拼成上下两端贯通空心管,用于填装土壤柱样品;所述第一半壳和所述第二半壳的上部均具有连接部,底部均设有切割部,用于切割土体以获得土壤柱。
所述第一半壳第一侧边通过合页与第二半壳第一侧边铰接,第一半壳第二侧边与第二半壳第二侧边之间增设用于调节收拢程度的锁定装置。
所述锁定装置包括扭杆管、加固板、扭杆、支杆、支杆支架、钢丝绳、磁性扣块和加强板,所述扭杆管通过加固板轴向安装在第一半壳第二侧边上,扭杆轴向贯穿扭杆管,二者转动连接,其中扭杆绕其自身中心轴周向旋转;支杆一端与伸出扭杆管的扭杆上端固接,支杆的另一端形成可与第二半壳顶部设置的支杆支架配合的卡合端,用于将第一半壳以及第二半壳收拢;钢丝绳一端与扭杆固接,另一端固接磁性扣块;加厚板固装在第二壳体第二侧边附近的外壁上,并在加厚板上开凿用于容纳磁性扣块的凹槽。
所述凹槽为T型凹槽。
所述提升装置包括三角支架、手拉葫芦以及铁链,所述手拉葫芦的顶部挂接在三角支架顶部,铁链两端分别与采样管顶部的连接部相连,手拉葫芦底部的钩子钩在铁链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584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