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级双循环汽液平衡釜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58133.1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20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曹晓艳;顾正桂;李硕;凌鸿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3/02 | 分类号: | B01D3/02;B01D3/4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许云花 |
地址: | 2100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升管 蒸馏釜 内循环回流管 本实用新型 汽液平衡釜 导气管 收集槽 双循环 单级 进气口 单级循环 内壁连接 内循环管 汽液平衡 数据测量 温度均衡 测温口 冷凝管 冷凝液 平衡釜 汽液相 试样量 上端 回接 全釜 双级 温差 平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级双循环汽液平衡釜,包括蒸馏釜,设于蒸馏釜上端的汽相提升管及与该汽相提升管相连的冷凝管,所述汽相提升管内设有导气管,导气管的进气口端与汽相提升管的内壁连接形成收集槽,汽相提升管上、收集槽处设有内循环回流管,该内循环回流管回接至蒸馏釜。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该平衡釜能够使现有的单级循环增加为双级循环,确保了两个测温口温差<0.1℃,使全釜温度均衡,缩短平衡时间、减少所需试样量;且汽相在提升管内产生冷凝液通过内循环管回至蒸馏釜,有效避免影响汽液相组成,提高了汽液平衡数据测量的精确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液平衡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级双循环汽液平衡釜。
背景技术
精馏分离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环保等领域,精馏过程能否实现,实现效果如何,关键与精馏塔的塔板数多少有关。而精馏塔的塔板数主要利用汽液平衡方程与操作线方程来确定,因此精确测定汽液平衡数据关系到精馏分离过程。目前汽液平衡数据测定主要采用Gillespie釜、Rose釜及单级循环汽液平衡釜测定。单级循环汽液平衡釜因其结构相对简单,且可较准确测定等压条件下的VLE数据,被认为是较为理想的一种测定方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点:(1)达到平衡时间较长(一般需要4小时左右)、所需试样量较大;(2)测定相对挥发度较大的体系时,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
Gillespie釜等测定精度不够理想,经分析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整体平衡釜控温效果存在问题,使得蒸馏釜内温度略高于汽液分离位置温度,导致在提升管内的部分汽相冷凝,使得取样位置的汽液组成与实际分离组成存在微小差异,这一差异对相对挥发度产生一定影响,直接影响汽液平衡关系式,导致了精馏存在一定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避免影响汽液相组成、提高汽液平衡数据测量精确度的单级双循环汽液平衡釜。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单级双循环汽液平衡釜,包括蒸馏釜,设于蒸馏釜上端的汽相提升管及与该汽相提升管相连的冷凝管,所述汽相提升管内设有导气管,导气管的进气端与汽相提升管的内壁连接形成收集槽,汽相提升管上、收集槽处设有内循环回流管,该内循环回流管回接至蒸馏釜。
进一步说,冷凝管的出口处设有汽相冷凝液缓冲罐,该汽相冷凝液缓冲罐上设有外循环回流管,所述内循环回流管与外循环回流管同时回接至蒸馏釜。
再进一步说,蒸馏釜上设有液相取样口,汽相冷凝液缓冲罐上设有汽相冷凝液取样口。蒸馏釜及汽相提升管的上端均设有温度计。
更进一步说,冷凝管的出口端处设有冷凝液进口,冷凝管的进口端处设有冷凝液出口。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该单级双循环汽液平衡釜通过在提升管内设置导气管,且使该导气管与提升管的内壁形成冷凝液收集槽,并在该收集槽处设置内循环回流管,不仅能够使现有的单级循环增加为双级循环(即提升管内冷凝液内循环和平衡釜顶汽相外冷凝液外循环方法),确保了两个测温口温差<0.1℃,使全釜温度均衡,能够适度缩小蒸馏釜及汽相冷凝液缓冲罐的体积,缩短平衡时间、减少所需试样量;且汽相在提升管内产生的冷凝液通过内循环管回至蒸馏釜,有效避免影响汽液相组成,提高了汽液平衡数据测量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单级双循环汽液平衡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581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洁环保粗苯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一体式真空干燥蒸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