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坑围护模型的加载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655678.7 | 申请日: | 2018-05-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46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 发明(设计)人: | 管林波;陈鲁;张广兴;李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同浙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程开生 |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泰宁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缸 外缸 基坑围护 底板 加载装置 本实用新型 侧板 加载 一体成型的 第一空间 限位挡板 整体形变 基坑 贯通孔 土压力 有效地 向内 超载 包围 观察 检测 开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坑围护模型的加载装置,用于检测基坑围护模型,所述基坑围护模型的加载装置包括外缸、内缸、PE袋、限位挡板。所述外缸包括外缸底板和与外缸底板一体成型的外缸侧板,使得外缸向内包围形成具有第一开放端的第一空间。所述内缸包括内缸底板和与内缸底板固定连接的内缸侧板,所述内缸底板具有贯通孔。所述内缸设置于外缸的内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基坑围护模型的加载装置,建立基坑围护模型的加载环境,有效地模拟上述模型的土压力加载过程和基坑边超载过程,同时便于使用者观察上述模型的整体形变状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坑围护模型的加载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工程领域,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基坑支护定义为,为保护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和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采用的临时性支挡、加固、保护与地下水控制的措施。基坑支护作为一个结构体系,针对稳定和变形的要求,同时能够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然而,为检测基坑是否满足上述技术规程等相关规定,难以通过实际工程进行试验,通常不具有可行性。显然,为了降低检测成本,简化检测流程,可以通过检测基坑围护模型来反映基坑的部分结构特性。
为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型加载装置,有效地模拟基坑的超载过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基坑围护模型的加载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基坑围护模型的加载装置,用于检测基坑围护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围护模型的加载装置包括外缸、内缸、PE袋、限位挡板,其中:
所述外缸包括外缸底板和与外缸底板一体成型的外缸侧板,使得外缸向内包围形成具有第一开放端的第一空间;
所述内缸包括内缸底板和与内缸底板固定连接的内缸侧板,所述内缸底板具有贯通孔;
所述限位挡板与外缸底板固定连接,所述PE袋的一侧与限位挡板固定连接,所述PE袋的另一侧与内缸底板固定连接,使得内缸、PE袋和限位挡板同时向内包围形成具有第二开放端的第二空间,上述基坑围护模型位于第二空间的底部;
所述内缸设置于外缸的内部,使得内缸与外缸之间形成环状的注水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基坑围护模型的加载装置还包括压重砝码,所述压重砝码位于第二空间的底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外缸采用玻璃材质制成。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外缸的厚度为20mm。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内缸的高度为外缸的高度的一半。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压重砝码的数量为4个。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基坑围护模型的加载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建立基坑围护模型的加载环境,有效地模拟上述模型的土压力加载过程和基坑边超载过程,同时便于使用者观察上述模型的整体形变状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俯视结构图。
附图标记包括:10-外缸;11-外缸侧板;12-外缸底板;20-内缸;21-内缸侧板;22-内缸底板;30-PE袋;31-限位挡板;32-压重砝码;33-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坑围护模型的加载装置,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同浙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同浙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556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阻塞式抬动变形观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地下连续墙测钎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