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氨水储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53601.6 | 申请日: | 2018-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27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沈宏伟;郭无双;钱琨;王丽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 11336 | 代理人: | 董巍;高伟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苏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水 氨气吸收装置 罐体 储存装置 呼吸阀 氨气 本实用新型 氨水储罐 管路连接 罐体顶部 回收利用 温度过高 氨泄漏 挥发 吸收 泄漏 溢出 盛装 体内 回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氨水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水储存装置包括盛装有氨水的罐体、设置在所述罐体顶部的呼吸阀以及设置在所述罐体上方且与所述呼吸阀管路连接的氨气吸收装置,其中,当所述罐体内的温度升高时,所述罐体中的氨水挥发后通过所述呼吸阀进入到所述氨气吸收装置中并被所述氨气吸收装置吸收。通过氨气吸收装置来对从罐体溢出的氨气进行吸收、回收,从而防止氨水储罐因环境温度过高而产生氨泄漏污染环境,同时将泄漏的氨重新回收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氨水储存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氨气吸收装置的氨水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SNCR技术无需催化剂,将反应剂在高温条件下与NOx反应即可脱除氮氧化物。该系统一般由还原剂储备系统、输送系统、混合分配系统、喷射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组成。输送泵将反应溶液如氨水、尿素从储存系统抽出输送至混合分配模块进行分配;多数SNCR系统配有稀释水与反应溶液混合;分配系统将溶液均匀分配至每个喷枪管路,最终输送至喷枪喷入炉膛。喷枪是SNCR反应主要设备,一般采用双流体喷枪,通过压缩空气将氨水或尿素溶液雾化成小液滴喷入炉膛中反应。
SNCR还原剂主要有氨水、尿素、液氨三种。其中20%-25%的氨水由于系统简单、相对安全、价格适中等原因被广泛应用在垃圾焚烧、生物质等行业。氨水储备一般采用常压储罐储存。罐体需要配备呼吸阀保证储罐压力稳定。但氨气的挥发性较大,温度过高的情况下即会挥发出来,造成罐内压力升高进而泄漏到大气中,产生污染。
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且为易爆气体,必须控制环境浓度。防止氨气泄漏,可采用的方案较多,如氨罐室内布置,避免太阳暴晒,降低氨气挥发,氨罐外设置喷水降温等等。
现有的防止氨泄漏的技术均存在各种缺点。如:
氨罐室内布置,虽然可以保持罐区温度稳定,但由于氨水具有一定危险性,因此不适宜布置在离厂区较近的位置,若在室外专门建造封闭厂房,成本过高。
氨罐外设喷水降温,系统复杂,浪费水源,且需专门设计污水排放系统。由于部分氨水储罐出于安全考虑采用双层罐结构,换热效果差,很难快速降温。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氨水储存装置,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氨水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水储存装置包括盛装有氨水的罐体、设置在所述罐体顶部的呼吸阀以及设置在所述罐体上方且与所述呼吸阀管路连接的氨气吸收装置,
其中,当所述罐体内的温度升高时,所述罐体中的氨水挥发后通过所述呼吸阀进入到所述氨气吸收装置中并被所述氨气吸收装置吸收。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氨气吸收装置下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所述罐体连通,当所述氨气吸收装置吸收所述氨气的量达到预定值后,排水口打开,被吸收的所述氨气通过所述排水口回到所述罐体中。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氨气吸收装置内设置有排气装置,进入所述氨气吸收装置中的所述氨气通过所述排气装置与所述氨气吸收装置内的水充分混合接触并被水吸收。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排气装置的形状包括两端封闭且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中空圆柱体,水淹没所述中空圆柱体侧面的位于下部的至少部分并能够通过所述部分进入到所述中空圆柱体中,
其中,进入所述氨气吸收装置中的所述氨气从上往下穿过所述圆柱体的侧面后进入所述中空圆柱体中与水充分混合接触并被水吸收。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圆柱体的侧面的位于下部的至少部分上设置有多个排气孔,进入到所述圆柱体中的所述氨气通过所述多个排气孔排出所述排气装置。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氨气吸收装置内的水的液面高于最高位置处的排气孔的开口上边缘且低于所述排气装置的最高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536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