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内应力缺陷自动化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650761.5 | 申请日: | 2018-05-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23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忠;雷国韬;郭裕强;康政纲;王建宇;卢坤;张舒;曾勇展;刘庆柏;张伟;高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精创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应力缺陷 传送模组 检测模 图像处理模组 待测样品 自动化检测装置 检测 机架主体 传送 过程无需人工 玻璃 工作效率高 操作误差 产品缺陷 电性连接 分析处理 检测结果 检测领域 控制模组 批量检测 肉眼识别 使用管理 省时 省力 自动化 发送 应用 统一 | ||
本发明属于产品缺陷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内应力缺陷自动化检测装置,包括机架主体,所述机架主体上设有对待测样品进行传送的传送模组、对传送模组传送的样品进行内应力缺陷检测的检测模组、图像处理模组以及分别与所述传送模组、检测模组、图像处理模组电性连接的控制模组,传送模组将待测样品传送至检测模组,检测模组对待测样品的内应力缺陷进行检测,检测完成之后将检测结果发送至图像处理模组进行分析处理,以获得待测样品内应力缺陷信息,本发明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检测过程无需人工肉眼识别,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且能够有效避免人为操作误差,测量结果统一,便于待测样品后续使用管理,能够满足批量检测需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产品缺陷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内应力缺陷自动化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透明制品如普通玻璃、有机玻璃、PET塑料等在光学领域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由于生产工艺的特殊性,这类制品在做成形时,均需要进行对应的退火工艺,退火工艺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产品的强度及寿命,退火不均匀或者不完全均匀会导致产品内有残余内应力产生,这种残余内应力通常是极不均匀的,会降低玻璃制品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影响玻璃制品的安全使用,当残余内应力值超过极限时,制品甚至会发生自爆现象。尤其是随着触控产业的蓬勃发展,触控产品本身的规格要求也日渐严格,由于触控面板是由外部施加压力去进行感应组件的运作方式从而达到使用效果,因此产品的机械抗压性是各大厂商的重要规范与指标。随着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手机已经不是过去传统意义上的通讯产品,而是更多承载了人们的娱乐、消费、商务、办公等活动。手机玻璃盖板作为用户使用手机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元件,其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手机盖板玻璃作为一种光学玻璃,由于残余内应力的存在,导致加工好的光学零件表面会随时间慢慢变形,严重影响了成像质量,残余内应力的大小也成为光学玻璃光学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因而,为保证电子产品的使用性能,手机盖板玻璃的残余内应力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这就要求对手机盖板玻璃的残余内应力进行检测。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玻璃内应力测量仪主要采用感光色法原理进行测量,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310676457.X公开了一种感光色法台式应力仪,包括机箱和仪器架,所述仪器架固定于机箱上,所述机箱内安装有光源,试样放置于机箱上方,所述机箱的上表面设有起偏镜,所述光源和起偏镜之间安装有均光板,仪器架的观察窗口内位于试样的正上方设置一检偏镜,所述起偏镜和检偏镜的光轴相互垂直,虽然使用该应力仪可以比较直观地观察到玻璃等待测样品的内应力分布状况,但是该应力仪自动化程度低,需要检测者逐一进行人工肉眼识别,在进行玻璃品质判断时,由于检测者存在的主观差异,极易导致不同检测者对同样的检测样品判断为不同的检测结果,测量结果无法统一,一致性较差,严重影响了玻璃等检测样品的后续使用管理。而且现有这种人工肉眼直接识别方式检测效率低,检测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人工长时间作业极易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不符合现代社会快节奏高效率的生产宗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检测效率高、测量结果统一、可以有效避免人为操作误差、便于检测样品后续使用管理、检测精度高且自动化程度高的玻璃内应力缺陷自动化检测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玻璃内应力缺陷自动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主体,所述机架主体用于承载设置在其上的模组;
传送模组,设置在所述机架主体上,用于对待测样品进行传送;
检测模组,架设在所述机架主体上,用于对传送模组传送的待测样品进行内应力缺陷检测;
图像处理模组,连接所述检测模组,用于对所述检测模组的检测结果进行处理分析;
控制模组,分别与所述传送模组、检测模组、图像处理模组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精创视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精创视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507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