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生物废液收集袋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49622.0 | 申请日: | 201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71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崔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养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1/00 | 分类号: | B01L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李松松 |
地址: | 650200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液收集袋 防水袋 收集袋 一次性 袋口 扣合装置 漏斗状 下流孔 凸条 本实用新型 防水袋壁 内部设置 生物实验 一体连接 上端 侧壁 废液 密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生物废液收集袋,一种一次性生物废液收集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袋由防水袋(1)和收集袋上端一体连接的袋口(2)构成,袋口(2)窄于防水袋(1),袋口(2)上部具有扣合装置,该扣合装置具有凹槽(3),凸条(4),凹槽(3),凸条(4)扣合在一起密封该收集袋,防水袋(1)内部设置漏斗状下流孔(5),漏斗状下流孔(5)侧壁与防水袋壁形成一体。能方便快速的收集生物实验的废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技术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一次性生物废液收集袋。
背景技术
在生物技术研发过程中,生物实验废液经常需要收集并处理,而对于这类实验材料处理需要特殊步骤,不能直接倾倒,而进行收集处理需要准备相应容器等。但是在处理过程中,专用容器通常成本较高,且使用复杂。尤其对于小剂量的废液,如果启用专用容器较为麻烦,并且专用容器处理维护保养比较昂贵。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容器以便快速收集废液,并且易于处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次性生物废液收集袋,所述的收集袋由防水袋1和收集袋上端一体连接的袋口2构成,袋口2窄于防水袋1,袋口2上部具有扣合装置,该扣合装置具有凹槽3,凸条4,凹槽3,凸条4扣合在一起密封该收集袋,防水袋1内部设置漏斗状下流孔5,漏斗状下流孔5侧壁与防水袋壁形成一体。所述漏斗状下流孔5也可以由袋口2向下延伸形成。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收集实验废液;
2、本实用新型的袋口设置有密封条,可以保证废液不会泼洒,方便移动,搬运并且使用该一次性收集袋可以通过有害物质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不需要专业仪器设备介入;
3、使用了漏斗状的下流口,废液收集到袋里,因为,下流口远小于袋口,所以,废液流下快速,而不易回流,并且避免了废液产生气体的挥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收集废液一次性生物废液收集袋能方便快速的收集生物实验的废液。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之一次性生物废液收集袋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之一次性生物废液收集袋主视图。
图中:1-防水袋,2-袋口,3-凹槽,4-凸条,5-漏斗状下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一种一次性生物废液收集袋,所述的收集袋由防水袋1和收集袋上端一体连接的袋口2构成,袋口2窄于防水袋1,袋口2上部具有扣合装置,该扣合装置具有凹槽3,凸条4,凹槽3,凸条4扣合在一起密封该收集袋,防水袋1 内部设置漏斗状下流孔5,漏斗状下流孔5侧壁与防水袋壁形成一体。所述漏斗状下流孔5也可以由袋口2向下延伸形成。
使用过程:将本实用新型的收集袋打开,将废液从袋口倾倒,直至完毕,废液将顺漏斗状下流孔,流到防水袋,进行储存,等过程结束后,扣合凸条和凹槽封闭收集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养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养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496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体液检验保存柜
- 下一篇:一种测试用恒温恒湿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