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蜂窝状活性炭废气吸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48600.2 | 申请日: | 201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93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吕同春;吕昌刚;梁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路博宏业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炭 废气吸附 净化单元 抽屉 本实用新型 内部设置 新型蜂窝 氧化设备 主框架 热力 挥发性有机废气 气体出口通道 小分子物质 处理效率 废气入口 排风管道 微孔结构 穿出 分隔 隔层 拉门 吸附 连通 截留 投资 出口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蜂窝状活性炭废气吸附设备,包括:主框架、箱体,主框架和箱体分隔出若干个净化单元,净化单元顶部开设废气入口,前侧开设拉门,后侧的下部连通气体出口通道;净化单元内部设置活性炭抽屉,活性炭抽屉内部设置多个活性炭隔层。挥发性有机废气进入活性炭抽屉,在活性炭的微孔结构中被截留吸附,剩余的无害的小分子物质,如CO2和H2O等从另一侧穿出,由出口排至大气中。本实用新型相比传统活性炭设备,使多地多套活性炭废气吸附设备能够共用一套热力氧化设备,在保证处理效率不变的前提下,减少了热力氧化设备的多套投资费用和排风管道的投资费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蜂窝状活性炭废气吸附设备。
背景技术
活性炭吸附设备是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废气净化设备,与其他废气净化设备如UV光催化、低温等离子、喷淋塔等相比,它是一种比较传统、性能稳定、适用性较广泛的设备。但作为一个传统工艺,它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更换活性炭不方便,净化效率不高等问题。目前比较先进的废气净化工艺中,往往将活性炭吸附工艺与热力氧化工艺相结合,在线脱附后利用高温将有害成分分解。但是对于场地有限不能实现在线脱附,或者工厂内多处废气污染源,且这些污染源相距较远的工程,若吸附脱附设备在一处安装,管线会较长,投资费用会大大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蜂窝状活性炭废气吸附设备,解决现有的活性炭吸附设备不能实现离线脱附、大型设备活性炭更换不方便、投资费用高、占地面积大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蜂窝状活性炭废气吸附设备,包括:主框架,围成多个净化单元;箱体,分布于主框架之间并与主框架固定连接,将所述净化单元进行分隔;所述净化单元顶部开设废气入口,前侧开设拉门,后侧的下部连通气体出口通道;活性炭抽屉,内部设置多个活性炭隔层;所述活性炭抽屉位于净化单元内部,所述活性炭抽屉与箱体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出口通道包括外通道、内通道、第一外缘、第二外缘和弹力布,所述外通道与箱体固定连接;所述内通道位于外通道的内部,并可沿外通道拉出或推回,所述内通道右侧固定设置过滤网;所述第一外缘固定设置于内通道的左侧外周;所述第二外缘固定设置于内通道的右侧外周,所述第二外缘和第一外缘的口径大于外通道的右侧开口口径;所述弹力布的两端固定连接外通道右侧开口处和第一外缘。
进一步地,还包括封盖,所述封盖与外通道的外壁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每个净化单元内并排设置两个活性炭抽屉。
进一步地,所述活性炭抽屉底部设置脚轮,每个净化单元的下侧部和上侧部固定安装导轨,所述活性炭抽屉与导轨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拉门的一侧固定安装用于拉开和关闭拉门的门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活性炭抽屉的前侧固定设置用于拉开和推回活性炭抽屉的抽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蜂窝状活性炭废气吸附设备,可实现活性炭抽屉人工推拉移动,能安装在叉车、吊车等机械设备达到不到厂房内部。气体出口通道不用时可缩回,减少空间占用。当废气净化采用吸附脱附热力氧化这种工艺时,由于场地限制不能在线脱附,或者工厂内多处废气源,且这些废气源相距较远,可由本实用新型所述设备吸附后,将饱和活性炭抽屉推拉出来统一进入热力氧化设备进行分解。实现了多地多套活性炭废气吸附设备共用一套热力氧化设备的功能,在保证处理效率不变的前提下,减少了热力氧化设备的多套投资费用和排风管道的投资费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路博宏业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路博宏业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486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