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跑步板浮动式跑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47947.5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89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胡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刚 |
主分类号: | A63B22/02 | 分类号: | A63B2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解政文 |
地址: | 266001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跑步板 底框组件 辊筒 跑步机 跑步台 弹力组件 连杆组件 浮动 浮动式 垂向 弹簧 跑台 转轴 本实用新型 弹性限位 电机驱动 浮动单元 复位操作 连杆两端 两端弹性 支承连接 地连接 跑步带 支承 承载 健身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所述跑步板浮动式跑步机,将浮动单元简化集中至跑步板,即针对跑步台整体进行改进以实现跑步板单独浮动的简化版设计,以提供更多的弹性限位与复位操作方式。跑步机包括有用于从底部进行支承与定位的底框组件;用于承载健身者并设置在底框组件垂向上方的浮动跑台组件,其在跑步台框的内侧轴设有第一辊筒、第二辊筒,电机驱动连接的跑步带套设在第一辊筒、第二辊筒之间。所述浮动跑台组件,跑步台框与底框组件固定连接,跑步板通过多组连杆组件和弹力组件支承连接于底框组件;连杆组件由连杆、位于连杆两端的转轴组成,转轴分别连接于跑步板、底框组件;弹力组件包括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弹性地连接于跑步板、底框组件垂向之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跑步板浮动式跑步机,是针对申请号CN201721552491.6、名称为浮动式跑步机的实用新型的分案申请,具体是对跑步板浮动结构与浮动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可适用于商业、家庭和医疗康复等领域。
背景技术
伴随消费水平的提高与健康生活的推广,跑步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商业、家庭和医疗康复等领域。
由于在跑步机上跑步是一种被动式运动,即在设定的速度与角度条件下,由跑步带带动健身者的脚步移动,因此健身者在跑动时脚部、膝部、髋部关节所受到的冲击力是其体重的3-5倍。保护运动安全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有效地缓冲上述人体关节部位受到的冲击。
如以下在先国内专利申请,专利号CN201210415392.9,名称为跑台浮动式跑步机及其使用方法,其将承载健身者的跑步台组件相对于底座组件设计为沿垂向上下浮动式结构,虽然比其他通过弹性结构与材料有着更大的弹性位移量,使得健身者在跑步过程中能够得到一定的缓冲与压力释放,但是跑步机整体结构较为复杂,且限位与弹性复位能力有限,对于单层结构跑步机无法按上述专利实现相应功能。究其原因,主要是使用电机带动滚筒及跑步带移动,跑步带下面有跑步板,人体重量或者跑步时的冲击力皆由其支撑;跑步板与机架(底座)通过橡胶或其它弹性装置连接,缓冲距离较小,整体相对比较刚性,对于健身者上述关节的冲击仍显较大。
人体膝关节软骨大概1~2mm厚,主要作用就是缓冲压力,保护骨骼不破裂;膝关节寿命是有限的,理论上健康寿命60年。膝关节最怕的是硬性冲击,尤其是跑步时。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述跑步板浮动式跑步机,依据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相应针对性的改进。
设计目的在于,改进相应浮动式跑步台结构,将浮动单元简化集中至跑步板,即针对跑步台整体进行改进以实现跑步板单独浮动的简化版设计,以提供更多的弹性限位与复位操作方式,同时提供健身者跑步时更高的缓冲度,将对关节的损伤将至最低。
另一设计目的是,减小跑步时对于底部支撑的冲击,以减小运动噪声与震动能量。
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跑步板浮动式跑步机主要包括有:
用于从底部进行支承与定位的底框组件;
用于承载健身者并设置在底框组件垂向上方的浮动跑台组件,其在跑步台框的内侧轴设有第一辊筒、第二辊筒,电机驱动连接的跑步带套设在第一辊筒、第二辊筒之间。
与现有技术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浮动跑台组件,跑步台框与底框组件固定连接,跑步板通过多组连杆组件和弹力组件支承连接于底框组件;
所述连杆组件由连杆、位于连杆两端的转轴组成,转轴分别连接于跑步板、底框组件;
弹力组件包括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弹性地连接于跑步板、底框组件垂向之间。
综上内容,本实用新型跑步板浮动式跑步机具有以下优点与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刚,未经胡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479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