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多次利用的切割机安全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47751.6 | 申请日: | 201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00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常海东;王加林;张孝桃;徐晨曦;崔春;闫培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二局广东建设基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1/00 | 分类号: | B21F11/00;B23Q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刘湘舟 |
地址: | 10005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割机 安全防护装置 多次利用 侧立板 罩主体 盖板 相对设置 上延板 罩单元 切割 安全防护技术 本实用新型 长方形板 倾斜设置 三角形板 上连接条 使用寿命 侧延板 连板 上板 吊装 申请 火花 收容 钢筋 制作 运输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多次利用的切割机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罩主体,所述罩主体包括一与水平面倾斜设置的盖板,相对设置于所述盖板下部两端的侧立板;连接两个所述侧立板底部的连板单元;所述盖板为长方形板;所述侧立板为三角形板;所述可多次利用的切割机安全防护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罩主体上部的吊装部和延长罩单元,所述延长罩单元包括一个上延板单元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延板单元;所述上延板单元包括上板和上连接条。与相关技术相比,在使用切割机进行钢筋切割时,利用本申请收容切割火花,大大的增加了切割机使用的安全性;且本申请制作成本低,使用寿命长,运输、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多次利用的切割机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采用切割机对钢筋进行切割时,由于切割机刀片与钢筋高速摩擦,会产生大量且高热的切割火花。相关技术中,在现场切割钢筋时,未采取相关的防护措施,任切割火花喷出后自行冷却。相关技术的不足在于,由于未对钢筋切割机产生的火花进行防护或者防护不充分,导致施工现场存在工人被灼伤和引发火灾等安全隐患。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可多次利用的切割机安全防护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多次利用的切割机安全防护装置,其在使用切割机进行钢筋切割时,利用本申请一种可多次利用的切割机安全防护装置收容切割火花,大大的增加了切割机使用的安全性,避免了切割火花灼伤工人和切割火花引发火灾等安全隐患。且本申请制作成本低,经久耐用,使用寿命长,可循环使用,提高了经济效益,运输方便,结构简单实用,使用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多次利用的切割机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罩主体,所述罩主体包括一与水平面倾斜设置的盖板,相对设置于所述盖板下部两端的侧立板,以及连接两个所述侧立板底部的连板单元;所述盖板为长方形板;所述侧立板为三角形板;所述可多次利用的切割机安全防护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罩主体上部的吊装部;所述可多次利用的切割机安全防护装置还包括延长罩单元,所述延长罩单元包括一个上延板单元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延板单元;所述上延板单元包括上板和上连接条;所述上连接条的一端与所述上板的一端固定相连,所述上连接条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盖板的上侧部设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上板的远离所述盖板的两端分别设有搭耳,所述搭耳包括搭耳第一板和由所述搭耳第一板的远离所述上板的一端向下垂直延伸的搭耳第二板,所述搭耳第一板与所述上板平行;所述侧延板单元包括侧延板和侧连接条;所述侧连接条的一端与所述侧延板的一端固定相连,所述侧连接条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卡槽;两个所述侧立板的前侧部分别设于两个所述侧连接条的第二卡槽内;两个所述搭耳分别设于两个所述侧延板的上部。
进一步地,所述吊装部包括由所述盖板的顶部向上延伸的吊板,所述吊板上设有贯穿其上的第一吊孔。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所述侧立板和所述连板单元均由Q235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所述侧立板、所述第一连板和所述第二连板的厚度均为2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板和所述第二连板均为长方形板。
进一步地,所述罩主体的整体尺寸的长宽高分别为500mm、400mm和500mm;所述第一连板和所述第二连板的距离为220mm。
进一步地,所述上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侧盖板,所述侧盖板由所述上板的两端向下垂直延伸而成;两个所述侧盖板位于两个所述侧延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上板和所述侧延板均为梯形板,所述侧盖板为平行四边形板。
进一步地,所述上板的远离所述罩主体的一端设有贯穿其上的第二吊孔,所述侧延板的远离所述罩主体的一端设有贯穿其上的第三吊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二局广东建设基地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二局广东建设基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477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