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独立软连接实验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47517.3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73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郭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俊峰 |
主分类号: | G09B23/18 | 分类号: | G09B2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0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覆铜电路板 电路接线端子 接线端子 实验模块 连线 集成电路插座 插线孔 软连接 集成电路 标准化 集成电路模块 本实用新型 电子实验 电子制作 实验元件 元件连接 重复利用 可重复 无焊接 排查 走线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独立软连接实验模块,包括覆铜电路板,覆铜电路板连线,电子元件接线端子,电路接线端子,集成电路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覆铜电路板的一侧设有电子元件接线端子,覆铜电路板的另一侧设有电路接线端子;所述覆铜电路板中部设有集成电路插座;所述电子元件接线端子与集成电路一侧的插线孔通过覆铜电路板连线连接;所述电路接线端子与集成电路另一侧的插线孔通过覆铜电路板连线连接,形成集成电路模块;该实验模块能够解决电子实验中元件无焊接连接、元件标准化安装、元件连接走线清楚明了、实验元件无限重复利用的问题,实现了电子制作的简单化、可重复化和标准化,尤其适用于初学者,线路不会杂乱无章,电路出现问题能马上排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电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独立软连接实验模块。
背景技术
当前,电子实验特别是入门级电子电路制作大多采用面包板、洞洞板进行,但现有面包板在进行电子制作时元件走线不直观明了,元件相互间比较拥挤,插接不可靠,电路在出现问题时查找困难,不利于初学者使用;洞洞板需进行焊接才可以使用,焊接过程复杂,动用电烙铁,对于初学者特别对于低龄初学者存在触电或烫伤危险,同时焊接后元件基本无法再次利用进行其他实验;还有就是直接进行电路板制作,但存在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过程不可逆的问题不适合初学者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独立软连接实验模块,解决电子实验中元件无焊接连接、元件标准化安装、元件连接走线清楚明了、实验元件无限重复利用的问题,实现了电子制作的简单化、可重复化和标准化,尤其适用于初学者,线路不会杂乱无章,电路出现问题能马上排查。
一种独立软连接实验模块,包括覆铜电路板,覆铜电路板连线,电子元件接线端子,电路接线端子,集成电路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覆铜电路板的一侧设有电子元件接线端子,覆铜电路板的另一侧设有电路接线端子;所述覆铜电路板中部设有集成电路插座;所述电子元件接线端子与集成电路一侧的插线孔通过覆铜电路板连线连接;所述电路接线端子与集成电路另一侧的插线孔通过覆铜电路板连线连接,形成集成电路模块。
优选地,所述电子元件接线端子、电路接线端子、集成电路插座上的接线口都是一一对应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子元件接线端子与电路接线端子还可通过覆铜电路板连线直接相连,形成分立元件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解决电子实验中元件无焊接连接、元件标准化安装、元件连接走线清楚明了、实验元件无限重复利用的问题,实现了电子制作的简单化、可重复化和标准化,尤其是对于初学者,有很大帮助,线路不会杂乱无章,清晰明了,对于问题电路,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排查找到问题点所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成电路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立元件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覆铜电路板1,覆铜电路板连线L,电子元件接线端子P1,电路接线端子P2,集成电路插座U1。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独立软连接实验模块,包括覆铜电路板1,覆铜电路板连线L,电子元件接线端子P1,电路接线端子P2,集成电路插座U1,其特征在于所述覆铜电路板的一侧设有电子元件接线端子P1,覆铜电路板的另一侧设有电路接线端子P2;所述覆铜电路板中部设有集成电路插座U1;所述电子元件接线端子P1与集成电路一侧的插线孔通过覆铜电路板连线L连接;所述电路接线端子P2与集成电路另一侧的插线孔通过覆铜电路板连线L连接,形成集成电路模块。
优选地,所述电子元件接线端子P1、电路接线端子P2、集成电路插座U1上的接线口都是一一对应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子元件接线端子P1与电路接线端子P2还可通过覆铜电路板连线L直接相连,形成分立元件模块。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俊峰,未经郭俊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475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