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海绵生态体系的山体修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45083.3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66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司发旺;刘士杰;吴向东;尹陆海;赵雨军;张跃进;王现中;王继东;徐扬;侯宝磊;霍祥宏;申雍庆;张喜蕾;杨涛锋;谢春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五局集团城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76 | 分类号: | E02D5/76;E02D17/20;A01G22/00;A01G1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范建良 |
地址: | 20007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生态体系 边坡 海绵 山体修复 导流 山体 雨水处理单元 植物根系生长 防护效果 复合海绵 固定基材 整体建设 整体思路 种植基材 承载体 钢丝网 上表面 下端部 邻接 喷播 岩体 坡度 喷射 机械化 地表 美观 铺设 修复 覆盖 绿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海绵生态体系的山体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山体的上表面距离边坡的位置设有截洪沟,铺设在边坡上的种植基材承载体,所述边坡的下端部设有坡度为4%的导流坡,所述导流坡邻接雨水处理单元;本实用新型将在岩体的边坡上直接进行修复,能够即达到防护效果、又具有绿化美观的目的;通过钢丝网固定基材的有利于植物根系生长和固定;本实用新型采用喷播技术,具有机械化程度高、喷射均匀、覆盖地表速度快、成本低廉特点,本实用新型满足快速实现山体复绿的要求,而且易于推广,有利于海绵生态体系的整体建设,复合海绵生态体系的整体思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山体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海绵生态体系的山体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因开发建设和城市化速度的加快,造成了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日益加剧。在公路、铁路、水利和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大量挖山平地、采石取土,既破坏了地形地貌和原生植被,又形成了众多以裸露边坡为主要特征的山体破碎带,这对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城市景观和人居环境都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对裸露边坡和山体缺口进行治理和绿化美化已迫在眉睫。
目前,边坡绿化和山体缺口生态治理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厚层喷播技术进行植被重建和恢复,即利用喷播设备将配制好的专用基材均匀地喷射在裸露的边坡上,形成一层既疏松透气又具一定强度和肥力的人工土壤。喷播绿化的关键环节是喷射基质的配制和植物种子的选择。
国内外绿化基材的选择及配比根据实际各不相同,而基材配比是生态护坡技术的核心,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根据各自所处地区的气候、水文等条件研发了合适的基材配比,例如日本研发的技术只适合降水量在1200mm以上温湿气候,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不适用。我国自引进国外技术以来已经研发了几种适合我国一些地域气候、水文、土壤质地等条件的基材,但是实际运用中存在许多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材的成本偏高,影响生态护坡技术的运用和推广
生态护坡的基材是边坡绿化成功的关键。目前基材的配方材料许多采用国外进口材料,价格居高不下,配方材料的配比也机械地采用国外的固定模式。除此之外,这些进口材料对中国气候,植物种类的适宜情况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实际上,基材中的一些材料完全可以用国产代替,而价格只有进口的1/4左右。
(2)基材的配方千篇一律,影响了生态护坡的效果和工程验收
目前实施的基材配方不能适应不同地带,地质工程条件,土壤类型和植被适应性等生态环境的要求,特别是其中的植物种类选择和配合优势群落的培育没有能够考虑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地质条件,坡度,坡向(阴坡或阳坡)等生态要素,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理想效果。
(3)植生工程技术不能适应不同地质、岩石和土壤、坡度和坡形需要
施工单位实施过程中,施工技术单一,不能因地制宜、适应不同地质、岩石和土壤、坡度和坡形要求,施工质量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边坡绿化的效果。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研发一种喷播种植基材,使其不但具有良好的护坡效果,而且成本降低,资源丰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满足快速实现山体复绿的要求,而且易于推广,有利于海绵生态体系的整体建设,复合海绵生态体系的整体思路的基于海绵生态体系的山体修复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海绵生态体系的山体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山体的上表面距离边坡不小于1000mm的位置设有截洪沟,所述截洪沟的宽度500~800mm,截洪沟的深度为 300-400mm,铺设在边坡上的种植基材承载体,所述边坡的下端部设有坡度为4%的导流坡,所述导流坡的宽度不小于1000mm,所述导流坡邻接雨水处理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五局集团城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五局集团城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450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挤入式土层锚杆的一次成型装置
- 下一篇:地脚螺栓的补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