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液面下混合的混合釜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45037.3 | 申请日: | 2018-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89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鹰;薛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天意达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6 | 分类号: | B01F7/16;B01F15/00;B01F1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赵世发;王锋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釜 进料管 第二进料口 釜盖 液面 本实用新型 第一进料口 混合腔 外釜壁 真空腔 惰性气体 混合反应 混合物料 流体原料 密封连接 能源消耗 轴向方向 搅拌轴 开关阀 内釜壁 压力泵 釜壁 复数 填充 融合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实现液面下混合的混合釜,包括混合釜本体、釜盖以及沿混合釜本体轴向方向设置的搅拌轴,混合釜本体具有混合物料的混合腔,釜盖密封连接于混合釜本体的上部,釜盖上具有复数个第一进料口,第一进料口与第一进料管连接,混合釜本体包括内釜壁和外釜壁,在内釜壁和外釜壁之间形成有真空腔,真空腔内填充有惰性气体,在混合釜本体的下部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进料口,第二进料口与第二进料管连接,第二进料管与压力泵和开关阀连接,第二进料口包括延伸至混合腔内的第三进料管。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在流体原料在液面以下混合,避免了由于多种原料之间不易融合而导致的混合不均的问题,提高了混合反应的效率,减少了能源消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釜,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实现液面下混合的混合釜,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化工领域和行业中,常涉及将两种或多种物料掺混均匀的操作。对于高粘稠度的物料和/或被掺混物料的相对用量比例悬殊,或粘度相差悬殊时,使其能充分混合均匀通常是有很大难度的。这是因为目前的搅拌混合设备均为配置有锚式搅拌装置的容器形式,即使为提高搅拌效果在其容器内侧壁及搅拌轴上沿纵轴不同径向平面设置有多层沿径向伸凸的定、动叶片,由于其叶片均为相同角度设置,所以搅拌时容器内的物料,特别是高粘稠度的物料仍是随搅拌轴作整体形式的同方向转动,物料内部则呈相对静止或极微弱地相对运动。若加之物料间的相对用量比例悬殊或溶解性、粘度相差悬殊时,混合难度会大大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液面下混合的混合釜,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前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液面下混合的混合釜,包括呈筒状的混合釜本体、釜盖以及沿混合釜本体轴向方向设置的搅拌轴,所述混合釜本体具有混合物料的混合腔,所述釜盖密封连接于混合釜本体的上部,釜盖上具有复数个第一进料口,第一进料口与第一进料管连接,所述混合釜本体包括内釜壁和外釜壁,在所述内釜壁和外釜壁之间形成有真空腔,所述真空腔内填充有惰性气体,在所述混合釜本体的下部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二进料口与第二进料管连接,所述第二进料管与压力泵和开关阀连接,所述第二进料口包括延伸至混合腔内的第三进料管。
进一步的,在所述三进料管远离第二进料口的一端设置有阻挡片,所述阻挡片盖合于第三进料管的管口,且所述阻挡片仅能沿远离第二进料口的方向打开。
更进一步的,所述阻挡片通过一转轴与所述第三进料管连接,所述阻挡片能够以所述转轴为轴转动。
更进一步的,所述阻挡片的转动角度大于0°且小于90°。
进一步的,所述阻挡片与第三进料管的管口相对面为下凹弧面,所述阻挡片的面积略大于第三进料管的管口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进料管为螺旋管,且所述第三进料管的管口向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能够实现液面下混合的混合釜,结构简单,其通过在混合釜本体下部设置进料口,能够实现在流体原料在液面以下混合,避免了由于多种原料之间不易融合而导致的混合不均的问题,在进料管一端设置只能单向开启的阻挡片,可以防止原料倒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案例中能够实现液面下混合的混合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案例中能够实现液面下混合的混合釜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案例中能够实现液面下混合的混合釜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天意达化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天意达化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450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种猪饲料生产用高效拌和装置
- 下一篇:墨水制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