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磨损的运输薄板输出辊道梁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43652.0 | 申请日: | 2018-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3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忠;张振兴;朱永利;冯树民;田振君;郭路标;夏磊;王晓东;李春阳;刘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全丰薄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9/12 | 分类号: | B65G39/12 |
代理公司: | 唐山顺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06 | 代理人: | 杨全保 |
地址: | 063303 河北省唐***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底座 辊道梁 辊子 不锈钢层 本实用新型 输出辊道 耐磨损 点焊 电机 设备技术领域 设备稳定性 薄板生产 辊子轴承 驱动连接 生产效率 使用寿命 冶金行业 辊道 不锈钢 底座 磨损 生产成本 运输 维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磨损的运输薄板输出辊道梁,属于冶金行业薄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包含电机(1)、轴承底座(2)、辊子(3)、不锈钢层(4)和辊道梁本体(5),电机(1)与辊子(3)驱动连接,辊子(3)的两端设有轴承底座(2),所述轴承底座(2)固定在辊道梁本体(5)上,轴承底座(2)和辊道梁本体(5)之间设有不锈钢层(4),所述不锈钢层(4)点焊在辊道梁本体(5)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辊道梁本体与轴承底座接触面上点焊2‑3mm厚度的不锈钢,提高了设备稳定性,避免了由于辊子轴承底座磨损大,导致辊道不平衡,辊子的平均使用寿命增长60%,降低了维修和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磨损的运输薄板输出辊道梁,属于冶金行业薄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1580mm薄板生产线,其精整区薄板输出辊道长约几十米,共计两百多个输出辊子,在使用辊子运输薄板时,辊子不停转动,将轧出来的薄板输送到卷曲机上,由于辊子工作环境处于潮湿、高温(温度达到853℃)下,辊子高速转动过程中,辊子轴承底座磨损较大,导致辊面高度不一致,造成辊子磨损大,导致输送偏移,发生烧辊甚至生产事故,正常辊子使用寿命应该为2-3年,平均2-3个月就会出现烧辊现象。而且平时需要定期检查并停止设备使用,进行维修或换辊,导致维修时间和生产成本大大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磨损的运输薄板输出辊道梁,能够延长辊子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和生产成本,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耐磨损的运输薄板输出辊道梁,包含电机、轴承底座、辊子、不锈钢层和辊道梁本体,电机与辊子驱动连接,辊子的两端设有轴承底座,所述轴承底座固定在辊道梁本体上,轴承底座和辊道梁本体之间设有不锈钢层,所述不锈钢层点焊在辊道梁本体上。
所述辊道梁本体上点焊的不锈钢层的厚度为2-3mm。
所述轴承底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辊道梁本体上。
所述辊道梁本体为H型钢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辊道梁本体与轴承底座的接触面上点焊2-3mm厚度的不锈钢,提高了设备稳定性,避免了由于辊子轴承底座磨损大,导致辊道不平衡,辊子的平均使用寿命增长60%,降低了维修和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电机1、轴承底座2、辊子3、不锈钢层4、辊道梁本体5、固定螺栓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一种耐磨损的运输薄板输出辊道梁,包含电机1、轴承底座2、辊子3、不锈钢层4和辊道梁本体5,电机1与辊子3驱动连接,辊子3的两端设有轴承底座2,所述轴承底座2固定在辊道梁本体5上,轴承底座2和辊道梁本体5之间设有不锈钢层4,所述不锈钢层4点焊在辊道梁本体5上。
在本实施例中,辊道梁本体5为H型钢制作而成,首先在辊道梁本体5上点焊2-3mm厚度的不锈钢,然后轴承底座2通过固定螺栓6固定在辊道梁本体5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全丰薄板有限公司,未经唐山全丰薄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436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同轴伺服驱动辊筒的一体式框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角度可调节的粮食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