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锂电池接线柱的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43634.2 | 申请日: | 2018-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72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赵蓉;司国兰;仓云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晶能新能源智能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0 | 分类号: | H01M2/30;H01M2/10;H01M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线柱 油棉 本实用新型 密封结构 涡卷弹簧 固定柱 固定座 锂电池 挤压 连接杆表面 固定座位 一端连接 连接杆 连接柱 螺纹槽 外表壁 黄油 氧化物 紧固 上套 汽车 转动 清洁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锂电池接线柱的密封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上方固定有固定座和两个接线柱,且固定座位于两个接线柱之间,所述固定座的外表壁上套设有涡卷弹簧,所述涡卷弹簧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安装有紧固钳,两个所述连接柱的上方均固定有固定柱,两个所述固定柱的上方均安装有蓄油棉,两个所述蓄油棉的上方均固定有调节环,两个所述调节环的一端均安装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设置了蓄油棉,拧动调节环,使其沿着连接杆表面的螺纹槽进行转动,即对蓄油棉进行挤压,将蓄油棉中的黄油挤压出来从而覆盖接线柱的表面,解决了不能随时随地的对接线柱进行清洁保护,产生的氧化物影响其使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接线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锂电池接线柱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接线柱指装于功率放大器和音箱上专供与音箱线连接的接线端子 ,或指电流表、电压表、电阻表、蓄电池上面等用来连接导线的柱子,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大致可分为两类,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不含有金属态的锂,并且是可以充电的,锂金属电池一般是使用二氧化锰为正极材料、金属锂或其合金金属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锂离子电池一般是使用锂合金金属氧化物为正极材料、石墨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的电池。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锂电池接线柱在密封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普通的锂电池接线柱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易出现松动的情况,不能及时对其进行紧固,且普通的锂电池接线柱不能随时随地的对接线柱进行清洁保护,产生的氧化物影响其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锂电池接线柱的密封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普通的锂电池接线柱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易出现松动的情况,不能及时对其进行紧固,且不能随时随地的对接线柱进行清洁保护,产生的氧化物影响其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锂电池接线柱的密封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上方固定有固定座和两个接线柱,且固定座位于两个接线柱之间,所述固定座的外表壁上套设有涡卷弹簧,所述涡卷弹簧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安装有紧固钳,两个所述连接柱的上方均固定有固定柱,两个所述固定柱的上方均安装有蓄油棉,两个所述蓄油棉的上方均固定有调节环,两个所述调节环的一端均安装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均开设有螺纹槽,且两个连接杆的顶端均安装有手柄,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有锂电池,且外壳的内部靠近锂电池的一侧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表壁上绕设有减震弹簧。
优选的,所述手柄的表面安装有防滑套。
优选的,所述蓄油棉的内部开设有密集的孔。
优选的,所述紧固钳为U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紧固钳的表面涂设有绝缘涂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紧固钳,拉动紧固钳,使涡卷弹簧处于拉伸状态,随后将紧固钳置于接线柱的表面,即可对其进行拧紧固定,使用完毕后,松开紧固钳,涡卷弹簧可带动其回缩,给下次使用提供便利,解决了接线柱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易出现松动的情况,不能及时对其进行紧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蓄油棉,当接线柱的表面沾染电解液,出现氧化物覆盖时,用热水清洗后,拧动调节环,使其沿着连接杆表面的螺纹槽进行转动,即对蓄油棉进行挤压,将蓄油棉中的黄油挤压出来从而覆盖接线柱的表面,解决了不能随时随地的对接线柱进行清洁保护,产生的氧化物影响其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涡卷弹簧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晶能新能源智能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晶能新能源智能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436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