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棘突-椎板间撑开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42181.1 | 申请日: | 2018-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04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71006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止装置 握持手柄 椎板 本实用新型 弹簧片 钳头 撑开器 棘突 卡球 外科手术器械 内固定手术 手柄连接处 手柄 圆心 防滑凹槽 固定支撑 棘突骨折 手术视野 腰椎后路 腰椎滑脱 腰椎棘突 减压 棘突卡 圆弧状 复位 撑开 滑脱 两组 椎管 显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棘突‑椎板间撑开器,属于外科手术器械领域;本实用新型由握持手柄、钳头、弹簧片和锁止装置组成,钳头呈90度圆弧状,钳头的顶部设有两组卡球,尖端的卡球为椎板卡球,两侧的卡球为棘突卡球;握持手柄上设有防滑凹槽,握持手柄的中间设有一组弹簧片,握持手柄的左侧设有一个锁止装置,锁止装置可以以左侧手柄连接处为圆心做90度旋转,锁止装置的内侧设有一排凹槽可以让右侧的手柄插入到凹槽内,在弹簧片的作用下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进行腰椎棘突‑椎板间撑开时安全可靠,有利于手术视野的显露,降低了棘突骨折的风险,并且可以用于腰椎滑脱手术中的滑脱复位,广泛用于腰椎后路椎管减压内固定手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科手术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棘突-椎板间撑开器。
技术背景
腰椎后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在这项技术中,充分减压和牢固融合分别是保证即刻效果和远期疗效的关键。在减压过程中,通过撑开来恢复椎间高度,可以增加手术操作的空间,提升安全性,同时可以选择较大的融合器,扩大椎间孔来达到间接减压的目的。牢固融合的前提之一就是良好的植骨床的制备,而撑开可以实现直视下进行软骨终板的刮除,同时避免损伤骨性终板。在以往手术过程中,撑开可以通过椎弓根钉和棘突间撑开器来完成,但是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利用椎弓根钉进行撑开容易造成螺钉移位或松动,尤其是对于老年骨质疏松的患者,从而增加固定难度,影响固定效果;其次,棘突间撑开器由于应力集中在棘突根部,易滑动,并且增加了棘突骨折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更安全、更方便使用的棘突-椎板间撑开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棘突-椎板间撑开器由握持手柄、钳头、弹簧片和锁止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钳头呈90度圆弧状,钳头的顶部设有两组卡球,尖端的卡球为椎板卡球,两侧的卡球为棘突卡球;所述钳顶部的卡球与钳头焊接固定;所述握持手柄上设有防滑凹槽;两个手柄中间设有一组弹簧片,弹簧片通过螺钉固定在握持手柄的中间;所述握持手柄的左侧底部设有一个锁止装置,锁止装置的内侧设有一排凹槽可以让右侧的握持手柄插入到凹槽内,在弹簧片的作用下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锁止装置可以以左侧手柄连接处为圆心做90度旋转。
本实用新型与现在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手术时避免了利用椎弓根钉进行撑开可能导致螺钉移位或松动,同时具有以下优点:该棘突椎板间撑开器的钳头顶端设有尖端卡球,能够有效避免损伤硬膜囊,顶部的椎板卡球利用椎板分散部分应力,降低棘突骨折的风险,两侧的棘突卡球避免撑开器滑入椎板,造成神经损害;从而有效提高的手术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棘突-椎板间撑开器正面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棘突-椎板间撑开器侧面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棘突-椎板间撑开器钳头卡球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棘突-椎板间撑开器立体外观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卡球;1.1、钳头卡球;1.2、棘突卡球;2、钳头;3、固定装置;4、手柄;5、防滑凹槽;6、弹簧片;7、螺钉;8、锁止装置;9、固定装置;1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加以实施,但所举实例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图2所述的棘突-椎板间撑开器包括卡球1、钳头2、手柄4和连接手柄与钳头的固定装置3,手柄4的外侧上设置有防滑凹槽5,手柄的内侧设有一组弹簧片6通过螺钉7固定在手柄上,左侧手柄的底部设有一个锁止装置8通过固定装置9连接在左侧手柄上,锁止装置8上设有多个凹槽10可以让右侧手柄卡在凹槽里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421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疗用可调肋骨撑开装置
- 下一篇:一种肺泡快速瘪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