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湖泊涌污染底泥处理的泥浆沉淀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39449.6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20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孔德安;朱先杰;翟德勤;刘学武;张敏;张雷;霍磊;邵中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建水环境治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李海宝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级沉淀 隔板 泥浆沉淀池 水体 存水空间 过流通道 污染底泥 相通 湖泊 本实用新型 泥水混合物 水环境治理 沉淀空间 沉淀区域 二级沉淀 泥水分离 区域分隔 竖向流动 水流方向 水沉淀 扰动 池体 底端 底面 短流 减小 静水 水力 停留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湖泊涌污染底泥处理的泥浆沉淀池。该泥浆沉淀池的池体包括沿水流方向顺次相通设置的一级沉淀区域、二级沉淀区域和三级沉淀区域;且其三级沉淀区域中设有隔板,隔板的底端与三级沉淀区域的底面之间具有过流通道,隔板将三级沉淀区域分隔成存水空间和静水沉淀空间,存水空间与静水沉淀空间通过过流通道水流相通。通过设置隔板,将原本竖向流动的水流变为向上流动的水流,减小了水体直接入流对三级沉淀区域内水体的扰动,同时也有效的避免了区域内水体短流现象的出现,合理的延长了泥水混合物的水力停留时间,起到了有效的提高泥浆沉淀池内的泥水分离效率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湖泊涌污染底泥处理的泥浆沉淀池。
背景技术
对河湖泊涌的污染底泥进行处理时,首先需要采用绞吸式挖泥船、水力冲挖机组以及水陆两栖绞吸泵等设备将污染底泥从河道清出,随后再将被清理出的底泥经管道输送至污泥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由于河道底泥的含水率高,从而使得进入污泥处理厂的污泥规模较大,而污泥处理厂的处理规模有限,且底泥进厂处置的停留时间又不能过长。因此,进入污泥处理厂的底泥,往往需在短时间内完成大规模的泥水初步分离,以满足后续污泥处理工艺对水力停留时间的要求。而传统的泥浆沉淀池往往通过延长水力停留时间来完成大体积污泥的泥水分离过程,故无法满足污泥处理厂对时间限制的要求;而受限于污泥的处理规模和处理成本,使其也不适于采用投加絮凝剂或助凝剂来缩短沉淀时间。因此,为使污泥处理厂达到对污泥处理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如何提高传统泥浆沉淀池的泥水分离效果,已经成为业内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湖泊涌污染底泥处理的泥浆沉淀池,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传统泥浆沉淀池的泥水分离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河湖泊涌污染底泥处理的泥浆沉淀池,包括池体及相对设置于所述池体两侧的进水端和出水端,池体包括:用于对泥水混合物进行初次沉淀的一级沉淀区域,用于对泥水混合物进行第二次沉淀的二级沉淀区域,以及用于对泥水混合物进行第三次沉淀的三级沉淀区域;且一级沉淀区域、二级沉淀区域和三级沉淀区域沿水流方向顺次相通设置于所述进水端与所述出水端之间;其中,三级沉淀区域中设有隔板,隔板沿垂直于水流的方向卡设于三级沉淀区域内,隔板的底端与三级沉淀区域的底面之间具有过流通道,隔板将三级沉淀区域分隔成存水空间和静水沉淀空间,存水空间与静水沉淀空间通过过流通道相连通。
进一步地,泥浆沉淀池的隔板的顶端高于二级沉淀区域与三级沉淀区域之间的隔坝的顶部。
可选地,泥浆沉淀池的一级沉淀区域与二级沉淀区域之间的隔坝,以及二级沉淀区域与三级沉淀区域之间的隔坝上设有多个导流孔,且多个导流孔靠近该隔坝的顶部设置。
进一步地,泥浆沉淀池的三级沉淀区域还包括沉淀结构,沉淀结构设于所述静水沉淀空间内,且沉淀结构具有朝向静水沉淀空间底部倾斜的斜面。
进一步地,泥浆沉淀池的沉淀结构斜面底端的高程高于过流通道顶端的高程(高程指的是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绝对基面的距离,此处的绝对基面是至静水沉淀空间的水平底面)。
进一步地,泥浆沉淀池的三级沉淀区域还包括用于将其区域内沉淀污泥排出的第三排泥系统;第三排泥系统包括第三排泥管线、第三浓度计、第三排泥泵和第三控制器,第三排泥管线连接于三级沉淀区域的底部,第三浓度计和第三排泥泵依次设置于第三排泥管线上,第三浓度计和第三排泥泵分别与第三控制器电连接,第三浓度计用于检测第三排泥管线内的污泥浓度,并将检测所得到的污泥浓度的信息传送至第三控制器,第三控制器根据所接收的污泥浓度的信息控制第三排泥泵的启停运动。
进一步地,泥浆沉淀池的池体还包括设于进水端的进水溢流槽和设于出水端的出水溢流槽;进水溢流槽一级沉淀区域分散输送水流,出水溢流槽用于将水体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建水环境治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电建水环境治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394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斜管分离石灰乳杂质沉淀池
- 下一篇:全自动搅匀排污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