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植物活体样本箱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37704.3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43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祝年;王清隆;王茂媛;羊青;晏小霞;王建荣;汤欢;李英英;韦花芳;陈永锋;凌梅;曾利娜;徐宝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刘洋 |
地址: | 57173***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盖体 固定口 苗筒 第二盖体 培养腔 泥土 本实用新型 活体样本 原有的 种植物 片部 可拆卸连接 侧壁连接 封闭开口 外侧表面 转动连接 穿设 盖设 连通 开口 保存 保留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植物活体样本箱,包括:箱体,箱体开设有培养腔,培养腔具有一开口;第一盖体,第一盖体与箱体的外侧表面可拆卸连接,且第一盖体封闭开口,第一盖体开设有固定口,固定口与培养腔连通;第二盖体,第二盖体盖设于第一盖体远离箱体的一面,且第二盖体朝向第一盖体的一面具有一护苗腔;以及挖苗筒,挖苗筒穿设固定口,且挖苗筒与固定口的侧壁连接,挖苗筒包括第一片部、第二片部,第一片部与第二片部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能使得植物在原有的泥土中保存,即使往后对该部分的泥土和植物进行转移到其他泥土上,由于保留了原有的部分泥土,植物也能更快地进行适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活体样本保存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植物活体样本箱。
背景技术
植物标本是植物学教学、开展植物学研究、保存珍稀濒危植物、宣传展示必不可少的工具。植物标本收集的时候,多是在野外进行勘察作业,而且通常勘察的位置多属于偏远地区。采集到植物标本后,为了便于携带,多用植物标本夹保存。但是,放置在植物标本夹内的植物,已经默认将其制作成非活体标本,与活体样本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利于后续的研究和使用。若需进行植物活体样本的转移,则需要一种便于携带的的植物活体样本箱。而目前所使用的植物活体样本箱,只有简单的箱体结构,箱体内只能提供简单的保存条件,如放入一些泥土,等等,遇到需要转移的植物活体样本时,将植物活体样本挖出,并放置在箱体内。这样的保存方法十分简陋,一些植物对环境要求较高、对环境条件变化敏感的植物,在挖出后,若直接将其转移至箱体内,容易造成植物无法适应新的环境,甚至导致植物活体样本枯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植物活体样本箱。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植物活体样本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开设有培养腔,所述培养腔具有一开口;
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箱体的外侧表面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一盖体封闭所述开口,所述第一盖体开设有固定口,所述固定口与所述培养腔连通;
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体盖设于所述第一盖体远离所述箱体的一面,且所述第二盖体朝向所述第一盖体的一面具有一护苗腔;以及
挖苗筒,所述挖苗筒穿设所述固定口,且所述挖苗筒与所述固定口的侧壁连接,所述挖苗筒包括第一片部、第二片部,所述第一片部与所述第二片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片部具有第一抵接面,所述第二片部具有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一抵接面活动抵接于所述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一抵接面开设有第一腔,所述第二抵接面开设有第二腔,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腔的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二腔的截面形状相同且宽度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片部与所述第二片部的截面形状分别为三角形。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口和所述挖苗筒分别为多个,且所述固定口和所述挖苗筒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盖体的表面开设有若干透气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腔的侧壁开设有若干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腔的侧壁开设有若干导液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片部的外侧表面设置有第一施力杆,所述第二片部的外侧表面设置有第二施力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377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