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塑复合压力管引管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37107.0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53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马佳朝;李铁良;陈芹英;张晓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9/02 | 分类号: | F16L19/02;B29C47/3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林艳艳 |
地址: | 0563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管 转动盘 连接装置 耐热 钢塑复合压力管 顶杆组件 外伸 本实用新型 顶紧 内壁 工装技术领域 钢塑复合管 径向滑动 连接牢固 锁定组件 稳定产品 牵引机 轴铰接 轴两端 两段 履带 塑管 成型 牵引 损伤 保证 挂钩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塑复合压力管引管连接装置,涉及钢塑复合管引管工装技术领域,用于连接两段引管,包括耐热轴、转动盘、外伸顶杆组件以及锁定组件,外伸顶杆组件的一端与耐热轴铰接、另一端与转动盘沿转动盘径向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塑复合压力管引管连接装置,将耐热轴两端的转动盘分别放置于引管内,通过使转动盘相对耐热轴进行旋转,实现外伸顶杆组件向引管内壁顶紧的作用,进而实现整个连接装置与两侧引管内壁之间的顶紧,保证两侧引管之间连接牢固,避免脱落,以便内塑管稳定的牵引成型,避免了传统挂钩拉动引管造成的牵引机履带的损伤,同时还具有稳定产品质量,保证顺利生产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塑复合管引管工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钢塑复合压力管引管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钢塑复合管是一种以无缝钢管或焊接钢管为基管,在内外壁上分别附着内塑管和外塑管,该管材在制作过程中以中间的钢管作为骨架,内塑层和外塑层与钢管之间分别使用热熔胶进行粘接而成。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于中小规格的钢塑复合管,利用挤塑机将内塑管挤出成型后,需要通过引管牵引内塑管顺次经过冷却定径机、热态内胶模具以及牵引机,在热态内胶模具中对内塑管的外表面涂覆热熔胶后才能继续牵引内塑管至钢管内进行钢塑复合管的胶粘定型。在挤塑机开机初期,为了实现后续通过牵引内塑管的引管达到对内塑管进行牵引的目的,需要对引管和内塑管之间进行连接,但在该连接时段内,如果引管位于热态内胶模具的时间过长,便会引起引管的融化断裂,所以传统只能采用将两个引管分别设置于热态内胶模具两侧的形式避免引管在热态内胶模具中长时间停留,在内塑管的初期牵引过程中,先通过对靠近挤塑机一侧的引管进行人工牵引使其经过热态内胶模具后,再快速将两端引管的圆周外侧用挂钩相连,避免了引管在热态内胶模具中长时间停留造成的烫伤,但是这样做的弊端一是牵引速度过快或过慢容易造成的引管失败,同时外侧挂钩也容易在通过牵引机时对牵引机履带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塑复合压力管引管连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牵引内塑管成型质量不稳定且后期拉钩牵引容易划伤牵引机履带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钢塑复合压力管引管连接装置,用于连接两段引管,包括主轴平行于引管设置的耐热轴、套设于耐热轴两端的外周且与耐热轴在圆周方向上滑动连接的转动盘、用于顶紧引管内壁的外伸顶杆组件以及设置于转动盘与耐热轴之间且用于锁定转动盘与耐热轴的锁定组件,外伸顶杆组件的一端与耐热轴铰接、另一端与转动盘沿转动盘的径向滑动连接,转动盘为耐热构件。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耐热轴包括轴体和设置于轴体两端且外径小于轴体外径的轴头,转动盘包括与轴头的外周滑动连接的第一旋转部以及与轴体端部外周滑动连接的第二旋转部。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转动盘的外端面上设有沿转动盘径向设置且用于与外伸顶杆组件的外端滑动连接的滑槽。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滑槽在转动盘外端面上的开口处设有平行于所述转动盘外端面的挡板。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外伸顶杆组件包括与轴头的外端面铰接的铰接杆以及设置于滑槽中且用于与滑槽滑动配合的滑块,滑块与铰接杆的外端铰接。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铰接杆为L型,且铰接杆的短杆与耐热轴的外端面铰接,铰接杆的长杆与滑块铰接。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滑块的外端部的外径从内向外逐渐减小,且滑块的外端面为弧面。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外伸顶杆组件设有两组,且外伸顶杆组件在耐热轴的圆周方向上均布。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转动盘端部的外壁上设有两个相互平行且对称分布的平切面。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锁定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二旋转部外壁上的螺纹孔以及与螺纹孔螺纹配合且用于顶紧耐热轴的顶紧螺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371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防泄漏的高压油管
- 下一篇:一种具有导流功能的金属扣压管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