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36414.7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90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梦梅;侯灿明;林英光;高文颖;庹文喜;胡非;李丽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飞雪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F13/10;B01F15/02;B01F15/00;C01B33/12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01 | 代理人: | 彭志坚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茅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管道 进液口 连续反应装置 碱性溶液 酸性溶液 反应罐 输送管 本实用新型 出液阀 第一搅拌装置 二氧化硅颗粒 控制进液阀 液位传感器 溶液输入 酸碱反应 进液阀 底端 内壁 输出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续反应装置,包括混合管道、反应罐以及输送管;混合管道设置于反应罐的上方,输送管连接混合管道的底端与反应罐的顶端;混合管道于顶端一侧设有酸性溶液进液口,另一侧设有碱性溶液进液口,酸性溶液进液口与碱性溶液进液口上均设有进液阀,用于控制溶液输入至混合管道;混合管道具有第一搅拌装置,用于将输入至混合管道内的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搅拌混合;混合管道与输送管的连接处设有出液阀,用于控制溶液从混合管道内的输出;混合管道的内壁上设有液位传感器,用于控制进液阀与出液阀的开启与关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续反应装置使酸碱反应完全,生产出来的二氧化硅颗粒均匀,性能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连续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二氧化硅的生产合成大多是在一个反应罐中在用硫酸滴加水玻璃进行反应或硫酸与水玻璃同滴进行反应的,但由于先反应出来的二氧化硅与后面反应出的二氧化硅均在同一个反应罐中进行搅拌,容易导致酸碱反应不完全,使得生产出来的二氧化硅颗粒不均匀,成品PH会变化,性能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酸碱反应完全的连续反应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续反应装置,包括混合管道、反应罐以及输送管;混合管道设置于反应罐的上方,输送管连接混合管道的底端与反应罐的顶端;混合管道于顶端一侧设有酸性溶液进液口,另一侧设有碱性溶液进液口,酸性溶液进液口与碱性溶液进液口上均设有进液阀,用于控制溶液输入至混合管道;混合管道具有第一搅拌装置,用于将输入至混合管道内的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搅拌混合;混合管道与输送管的连接处设有出液阀,用于控制溶液从混合管道内的输出;混合管道的内壁上设有液位传感器,用于控制进液阀与出液阀的开启与关闭。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第一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搅拌电机以及第一搅拌桨,第一搅拌电机设置于混合管道的顶面上,第一搅拌桨设置于混合管道内,第一搅拌桨的一端从混合管道的顶面伸出以与第一搅拌电机配合连接,以供第一搅拌电机带动第一搅拌桨的另一端于混合管道内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反应罐具有第二搅拌装置,用于对溶液搅拌陈化,第二搅拌装置包括第二搅拌电机以及第二搅拌桨,第二搅拌电机设置于反应罐的顶面上,第二搅拌桨设置于反应罐内,第二搅拌桨的一端从反应罐的顶面伸出以与第二搅拌电机配合连接,第二搅拌桨的另一端与反应罐的底部相连,以供第二搅拌电机带动第二搅拌桨于反应罐内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反应罐于底端一侧设有排液口,以及于排液口设有排液泵,以供排液泵将陈化后的溶液从反应罐的排液口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连续反应装置通过混合管道、反应罐以及输送管之间的配合,使酸碱反应完全,生产出来的二氧化硅颗粒均匀,成品PH稳定,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连续反应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连续反应装置,适用于酸碱混合反应的化学材料合成与制备,本实施例中,所述连续反应装置用于合成二氧化硅,包括但不限于二氧化硅。所述连续反应装置包括混合管道10、反应罐20以及输送管30;所述混合管道10设置于反应罐20的上方,合成二氧化硅所需的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输入至混合管道10内,通过混合管道10充分搅拌混合,生成二氧化硅溶液,输送管30连接混合管道10的底端与反应罐20的顶端,将二氧化硅溶液从混合管道10输送至反应罐20内,通过反应罐20对二氧化硅溶液搅拌陈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飞雪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飞雪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364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