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光互补发电蓄电池充放电智能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35908.3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41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袁丽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丽坚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35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客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00 | 代理人: | 李戍 |
地址: | 655000 云南省曲靖***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光互补发电 蓄电池充放电 智能控制系统 充放电控制器 蓄电池 直流供电 逆变器 电机 蓄电池过放电 本实用新型 电机输出端 外转子壳体 保护功能 磁轭末端 电机固定 过充保护 能量利用 上下对应 竖直放置 太阳能板 铁芯绕组 外转子壳 外转子轴 卸荷控制 内转子 驱动轴 输出端 永磁铁 底座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风光互补发电蓄电池充放电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外转子壳体、外转子轴、第一电机、太阳能板、导线、蓄电池、充放电控制器和逆变器,所述外转子壳体内上下对应位置固定安装铁芯绕组,所述第一内转子磁轭末端固定安装永磁铁,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第一电机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与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充放电控制器输出端安装直流供电端口,所述直流供电端口通过导线与逆变器连接。该风光互补发电蓄电池充放电智能控制系统具有能量利用不足、蓄电池过充保护、蓄电池过放电保护功能和卸荷控制功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光互补发电蓄电池充放电智能控制系统的技术领域,具体是风光互补发电蓄电池充放电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风光互补发电技术是近年来逐渐形成并完善的新型技术,它可以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为蓄电池提供持续稳定的电能,太阳能发电技术和风能发电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能量利用不足的问题。然而现有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普遍没有通信接口,无法实现远程监控,而且现有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都是采用一路极板,极板最大功率有限制,充电电流过大时往往烧毁接线端子甚至电路板,适应范围小。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能量利用不足、电流过载适应范围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风光互补发电蓄电池充放电智能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风光互补发电蓄电池充放电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外转子壳体、外转子轴、第一电机、太阳能板、导线、蓄电池、充放电控制器和逆变器,所述外转子轴通过轴承与第一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轴承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架,所述外转子轴另一端固定安装外转子壳体,所述外转子壳体内上下对应位置固定安装铁芯绕组,所述铁芯绕组是由铁芯和绕装载铁芯上的线圈组成,所述外转子壳体通过轴承与内转子轴转动连接,所述内转子轴左侧上固定安装第一内转子磁轭,所述第一内转子磁轭末端固定安装永磁铁,所述内转子轴上右侧固定安装第二内转子磁轭,所述第二内转子磁轭末端固定安装永磁铁,所述内转子轴通过轴承与第二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轴承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第一电机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与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铁芯绕组和永磁铁组成风力发电设备,所述风力发电设备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太阳能板通过导线3与光能发电设备连接,所述光能发电设备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充放电控制器设有SOL正极、SOL负极、UNLOAD正极和UNLOAD负极,所述充放电控制器输出端安装直流供电端口,所述直流供电端口通过导线与逆变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转子轴的一端与顺式驱动风叶轮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外转子轴的另一端与逆式驱动风叶轮输出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内转子磁轭设置在第二内转子磁轭对应位置,所述铁芯绕组设置在第一内转子磁轭和第二内转子磁轭中间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轴上端固定安装第二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电机水平放置,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驱动轴一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一固定安装在连接杆中点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杆两端固定安装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驱动轴二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二底端垂直安装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太阳能板垂直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蓄电池正极通过导线与SOL正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蓄电池正极与SOL正极之间设有熔断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蓄电池负极通过导线与SOL负极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丽坚,未经袁丽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359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充电宝
- 下一篇:一种移动终端无线充电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