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玉米秸秆还田机的镇压覆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35759.0 | 申请日: | 2018-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95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胡树平;王利鹤;王志刚;屈佳伟;包海柱;赵永来;牛文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34/835 | 分类号: | A01D34/8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1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培土器 镇压轮 固定梁 秸秆 固定槽 镇压 玉米秸秆还田机 覆土装置 凹面轮 覆土 本实用新型 秸秆降解菌 螺栓 方式降解 秸秆还田 秸秆降解 平行安装 生存环境 功能期 蓬松 保湿 降解 紧固 聚拢 保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玉米秸秆还田机的镇压覆土装置,包括培土器,培土器固定梁,镇压轮,镇压轮固定梁,U形螺栓,培土器固定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土器固定梁与镇压轮固定梁平行安装在机架上;所述镇压轮等间距的通过U形螺栓固定在镇压轮固定梁上;所述镇压轮为凹面轮;所述培土器固定梁上等间距的安装有培土器固定槽;所述培土器固定槽上设有用于紧固培土器的螺栓;该装置可以将聚拢后的秸秆进行镇压的同时进行覆土,镇压可使蓬松的秸秆隆更加方便的覆土,镇压轮为凹面轮,可以使秸秆隆中部密度小于两周,使秸秆隆内部保湿保温,为秸秆降解菌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延长其秸秆降解功能期,解决传统秸秆还田方式降解周期长,降解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秸秆还田机的镇压覆土装置。
背景技术
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上普遍重视的一项地力培肥措施。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孔隙度增加,容量减轻,促进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发育;通过秸秆还田措施可显著一般可增产5%~10%。
目前,秸秆还田机普遍应用到了现代化农业生产中,该种农机的特点是:一机多功能,但是只能将秸秆打碎翻到地下,无法实现秸秆在地上进行腐熟,更无法实现在地上将秸秆聚拢。在北方寒旱区,还田秸秆喷施秸秆降解菌剂后,如果直接翻埋入土,喷施的秸秆降解菌剂会与土著菌充分接触,而发生拮抗反应,导致秸秆降解菌剂效率降低。
本装置可以实现秸秆地表聚拢,形成秸秆垄,然后将秸秆降解菌直接喷施在秸秆垄上,为秸秆降解菌提高良好的温湿度环境,保障其正常生命活动,延长功能期;同时,避免了秸秆降解菌剂与土著菌的大面积接触,而发生拮抗反应,提高了秸秆当季降解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秸秆还田机的镇压覆土装置,可以将聚拢后的秸秆进行镇压的同时进行覆土,镇压可使蓬松的秸秆垄更加方便的覆土,镇压轮为凹面轮,可以使秸秆垄中部密度小于两周,使秸秆垄内部拥有充足的空气,便于腐熟菌的生存,覆土可为秸秆菌的生存提供必要的生活环境,解决传统秸秆还田方式腐熟周期长的问题。
一种玉米秸秆还田机的镇压覆土装置,包括培土器,培土器固定梁,镇压轮,镇压轮固定梁,U形螺栓,培土器固定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土器固定梁与镇压轮固定梁平行安装在机架上;所述镇压轮等间距的通过U形螺栓固定在镇压轮固定梁上;所述镇压轮为凹面轮,其工作幅宽为280-310mm,且镇压轮的两边直径为180-210mm,中间直径为90-120mm,镇压轮的直径从中间到两边呈逐渐增大;所述培土器固定梁上等间距的安装有培土器固定槽;所述培土器固定槽上设有用于紧固培土器的螺栓。
优选地,所述镇压轮设有四个,用以压实被聚拢的秸秆。
优选地,所述培土器设有三个,安装位置分别对应四个镇压轮与镇压轮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首先,秸秆被聚拢以后,因其处于蓬松状态,利用镇压轮可将其压实,镇压轮中间直径小,到两边逐渐增大,可以使被镇压的秸秆垄形成两边密度大,中部密度小的状态,两边密度较大,可使培土器将土壤容易的覆盖到秸秆垄上,中部密度小,可以确保秸秆垄内部一定的温湿度,另一方面,秸秆经聚拢后,为了加快其降解速率,在秸秆上撒上降解菌,然后通过覆土装置将聚拢后的秸秆垄用培土器覆盖一层土,第一是可以达到压实秸秆的目的,防治大风吹走,另一方面,覆土的秸秆垄可以为降解菌的生存提供保障,为其生长提供必要的生活环境,延长其功能期,提高秸秆当季降解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培土器1,培土器固定梁2,镇压轮3,镇压轮固定梁4,U形螺栓5,培土器固定槽6。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未经内蒙古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357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