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生物质燃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35351.3 | 申请日: | 2018-05-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54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通;杨群峰;张钊;刘淑会;贾心常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文通 |
主分类号: | F23B40/00 | 分类号: | F23B40/00;F23L1/00 |
代理公司: | 济宁宏科利信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17 | 代理人: | 樊嵩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济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体内胆 炉体外壳 风室通道 燃烧装置 新型生物 给料机 燃烧室 热能利用效率 鼓风机 燃烧 螺旋导向板 螺旋给料机 金属材料 室内物料 外壳上部 位于炉体 进风口 耐火层 炉排 通孔 维护 | ||
一种新型生物质燃烧装置,包括炉体内胆和炉体外壳,所述炉体内胆和炉体外壳均采用金属材料,炉体内胆和炉体外壳之间形成风室通道,位于炉体外壳上部设有鼓风机的进风口,风室通道内设置有螺旋导向板,炉体内胆上的耐火层和炉排的内部空间即为燃烧室,炉体内胆上阵列设置有若干通孔,炉体外壳一侧固定设有给料机,给料机下部设有螺旋给料机,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易于维护。燃烧室内物料燃烧更为充分,热能利用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生物质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工业燃煤锅炉排放对空气的污染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完全采用燃气替代,由于成本高,气源不稳定,有些企业生产因此受到影响。因此采用生物质燃烧装置对燃煤锅炉进行改造,或更换为以生物质作为燃料的锅炉是一种可行的解决办法,配套合适的除尘设施就也可轻易满足环保要求。
生物质燃烧装置的基本结构一般包括燃烧炉、送风装置和上料装置,其中燃烧炉的结构、送风方式直接影响生物质燃料的燃烧效果和燃烧热的利用效率,也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目前,市面上生物质燃烧装置,结构较为复杂,部分部件使用寿命较短,需要经常维护,在立式有机热载体锅炉上还没有完全合适的一体化燃烧装置。根据这种状况,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生物质燃烧装置,结构简单耐用,即可以采用灵活的受热面结构,还可以和立式有机热载体锅炉有机组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新型生物质燃烧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生物质燃烧装置包括下炉门、风孔A、上炉门、螺旋导向板、二次风孔、生物质料斗、给料机、螺旋给料机、风孔B、炉体外壳、炉体内胆、燃烧室、炉排、耐火层、鼓风机、风管、进风口。所述炉体内胆和炉体外壳均采用金属材料,其中炉体内胆浇筑有耐火层,以避免炉胆过热。炉体内胆和炉体外壳之间形成风室通道,位于炉体外壳上部设有鼓风机的进风口,风室通道内,也就是说炉体内胆和炉体外壳之间通过焊接设置有螺旋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可以是连续螺旋到炉体内胆的下部,也可以是间断的螺旋板组,目的是使布置在生物质燃烧装置上部的鼓风机来的冷风经进风口绕炉体内胆旋转加热后,进入炉排,通过炉排通风孔进入炉内燃烧室,使生物质气化燃烧。所述炉体内胆上的耐火层和炉排的内部空间即为燃烧室,炉排上的生物质燃料燃烧后的高温烟气上行进入锅炉受热面进行换热。所述炉体内胆上阵列设置有若干通孔作为二次风孔,以使生物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可燃气和悬浮的可燃物燃尽。炉体外壳一侧固定设有给料机,给料机下部设有螺旋给料机,高压风自鼓风机出口经风管,经风孔B压入螺旋给料机。给料机通过调整转速可以控制给料量,同时也使生物质料斗与螺旋给料机之间实现隔离,避免设备过热变形和炉内烟气外溢,具有密封作用。螺旋给料机用于向燃烧室内送料。此处所说的给料机、螺旋给料机均为现有成熟的设备,其具体结构与连接方式此处不再赘述。炉内生物质燃烧产生的高温经过耐火层传递给炉体内胆时,耐火层由耐火材料浇筑而成,耐火材料的绝热作用使炉体内胆的温度不会太高;鼓风机鼓进来的风绕炉体内胆下行,对炉体内胆进行冷却,同时利用炉内经耐火层、炉体内胆传过来的热量加热冷风,提高了进入炉排的风温。上炉门在炉体内胆和炉体外壳之间的两侧钢板上开有风孔A,使风能从风孔A经上炉门的通道进入燃烧室,来保证上炉门和其通道在使用中不会过热变形。
进一步的,所述炉体外壳外部设有保温层,以减少散热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文通,未经张文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353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