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设置有进水报警装置的移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32810.2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52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邹金美;张国广;王兵丽;黄家福;陈荣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闽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2 | 分类号: | B01L3/02 |
代理公司: | 35211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志霖 |
地址: | 363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移液器本体 移液器 进水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 触发报警器 报警器 吸头 报警信号 电流回路 发光报警 间距设置 交叉污染 实验操作 电连接 溶剂 导通 吸入 接通 中止 腐蚀 体内 水电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置有进水报警装置2的移液器,其包括移液器本体以及与移液器本体连接的吸头,所述移液器本体内设置有进水报警装置,进水报警装置包括报警器和两个电极,两个电极间距设置在移液器本体与吸头连接处,两个电极分别通过导线与报警器电连接;所述两个电极遇水电导通触发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当实验操作中不慎将液体吸入到移液器本体内时接通了两个电极,形成一个电流回路,从而触发报警器发出声音或发光报警信号,以便及时中止实验和对移液器进行维护,从而避免试剂发生交叉污染和溶剂对移液器的腐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液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置有进水报警装置的移液器。
背景技术
移液器是生物、化学、食品、农业和医药卫生等学科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尤其是微量移液器,在实验过程中使用比较频繁,尤其是在精细的实验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移液器通常是利用柱塞原理对液体进行吸入和排出。吸液时,操作人用手指向下按压活塞杆,推动移液器内部的专用活塞在活塞缸内直线定程移动,从而排空活塞缸内空气以产生负压,操作人放开按压拇指,利用活塞杆上设置的弹簧将活塞拉回原处,从而吸入定量的液体。由于移液器在吸取液体时,是需要配合移液器吸头来使用的,因而在实验中进行满量程吸液操作时,一旦操作不慎或者错误操作,就会很容易导致配制的溶剂被吸入移液器内。在教学实验中,由于使用移液器的操作人大多是实验新手,很容易出现移液器横拿,甚至倒拿的错误情况,更容易使溶剂被吸入移液器器体内。如果没有及时发现移液器内有液体吸入,再用其进行后续操作时,很容易出现试验配制溶剂的交差污染,从而给实验带来很大的误差,在精密实验中甚至带来实验完全失败。另外进入移液器的液体一般都具有某种酸碱特性,很容易腐蚀移液器内的金属材质的弹簧,从而带来移液器的计量不准确或彻底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具有进水报警功能的设置有进水报警装置的移液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设置有进水报警装置的移液器,其包括移液器本体以及与移液器本体连接的吸头,所述移液器本体内设置有进水报警装置,进水报警装置包括报警器和两个电极,两个电极间距设置在移液器本体与吸头连接处的移液器内,两个电极分别通过导线与报警器电连接;所述两个电极遇水电导通触发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
所述进水报警装置还包括与报警器串联设置的电池,两个电极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池和报警器电连接。
所述报警器为声音报警器和灯光报警器中的一种以上。
所述声音报警器为蜂鸣器。
所述灯光报警器为LED灯。
所述两个电极用湿度探测触发开关装置替代。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在移液器本体内对应移液器本体与吸头连接处设置两个电极,且两个电极间距设置,同时在移液器本体远离电极的另一端内串联设置电池和报警器,并通过两根导线将两个电极分别与电池和报警器电连接;由于两个电极之间有一定距离,当移液器本体内处于干燥状态时,进水报警装置的电路处于断路状态,报警器不会发出报警,而当诸如水等溶剂进入移液器本体内时,在溶剂的导电作用下,两个电极实现电导通形成一个电流回路触发报警器发出报警。本实用新型的移液器,在使用中操作不慎导致配制的溶剂从吸头进入移液器本体后,进水报警装置会产生一种蜂鸣或发光的报警信号,以提示有溶剂被吸入移液器本体,这样操作人就可以及时中止实验,拆开移液器本体进行维护后再使用,有效避免溶剂的交叉污染和配制溶剂对移液器本体的腐蚀。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具有进水报警功能。
附图说明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进水报警装置的移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闽南师范大学,未经闽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328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