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母线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31248.1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62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林永青;李明;李云明;张丽;隋云;尹萍;江恒;仇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钢铁集团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20 | 分类号: | H02B1/20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李茜 |
地址: | 2711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线母排 变压器 支撑固定 出线柜 进线母排 母线支架 支撑机构 进线柜 本实用新型 维护方便 三层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母线支架,包括设置在变电所一层的10kV进线柜和35kV变压器,设置在变电所三层的35kV出线柜,35kV出线柜与35kV变压器通过35kV出线母排连接,10kV进线柜与35kV变压器通过10kV进线母排连接,35kV出线母排通过支撑机构Ⅰ进行支撑固定,10kV进线母排通过支撑机构Ⅱ进行支撑固定。35kV出线柜与35kV变压器通过35kV出线母排连接,并通过支架对出线母排进行支撑固定,其可靠性、安全性高,维护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母线支架。
背景技术
35kV变电所主要包括35kV出线柜、10kV进线柜和35kV变压器,其中35kV出线柜、10kV进线柜和35kV变压器在变电所内设置方式为分层放置。10kV进线柜和35kV变压器放置在一层0.0平面,35kV出线柜放置在三层,三层距离一层的高度超过8米,一层和三层之间的二层为电缆夹层。
针对35kV出线柜与35kV变压器进线垂直距离超过8米的实际情况,目前35kV出线柜与35kV变压器的连接主要是依靠35kV电缆进行连接,但是通过35kV电缆实施连接需要制作电缆头,受电缆头质量、寿命的影响,供电可靠性较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母线支架,35kV出线柜与35kV变压器通过35kV出线母排连接,并通过支架对出线母排进行支撑固定,其可靠性、安全性高,维护方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母线支架,包括设置在变电所一层的10kV进线柜和35kV变压器,设置在变电所三层的35kV出线柜, 35kV出线柜与35kV变压器通过35kV出线母排连接,10kV进线柜与35kV变压器通过10kV进线母排连接,35kV出线母排通过支撑机构Ⅰ进行支撑固定,10kV进线母排通过支撑机构Ⅱ进行支撑固定;所述支撑机构Ⅰ包括一次支撑件、二次支撑件和三次支撑件。
作为优选,所述一次支撑件距离一层的高度高于二次支撑件距离一层的高度,所述二次支撑件距离一层的高度高于三次支撑件距离一层的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一次支撑件距离一层的高度为10米,所述二次支撑件距离一层的高度为6.5米。
作为优选,所述一次支撑件为三角支撑,所述三角支撑固定在墙壁上,所述三角支撑通过其上方安装的绝缘子与35kV出线母排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二次支撑件为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板以及与支撑板垂直固接的支柱,所述支柱的下端与一层的地面固定,所述支撑板一端与墙壁固接,所述支撑板通过其上方安装的绝缘子与35kV出线母排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三次支撑件为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固接在35kV变压器上,所述支撑杆上固定绝缘子并通过绝缘子与35kV出线母排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机构Ⅱ包括支架和固定板,所述支架固定在35kV变压器上,所述支架上固定绝缘子并通过绝缘子与10kV进线母排固定;所述固定板一端与墙壁固接,所述固定板上固定绝缘子并通过绝缘子与10kV进线母排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为倒“U”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35kV出线柜与35kV变压器通过35kV出线母排连接,并通过支架对出线母排进行支撑固定,其可靠性、安全性高,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
1、10kV进线柜,2、35kV变压器,3、35kV出线柜,4、35kV出线母排,5、10kV进线母排,6、三角支撑,7、支撑板,8、支柱,9、支撑杆,10、绝缘子,11、固定板,12、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钢铁集团粉末冶金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钢铁集团粉末冶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312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