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北方的雨生红球藻的培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31027.4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40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辛美丽;吕芳;刘玮;吴海一;丁刚;詹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C12M1/04;C12M1/02;C12M1/00;C12R1/89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66104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生红球藻 进水管 内罐 微藻培养装置 蓄水装置 循环保温 内腔 太阳能 培养系统 微藻培养 回流管 泵入 外罐 水泵 北方 培养液 本实用新型 充足光照 双层罐体 地下 | ||
1.一种适用于北方的雨生红球藻的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地面以上的地上太阳能蓄水装置和地上微藻培养装置以及位于地面以下的地下微藻培养罐,所述地下微藻培养罐是由内罐和外罐组成的双层罐体结构,所述内罐的内部设有用于培养雨生红球藻的内腔,所述外罐和内罐之间设有循环保温腔;所述地上太阳能蓄水装置和循环保温腔之间分别通过进水管I和回流管I相连通,所述进水管I上设有将水流从循环保温腔泵入地上太阳能蓄水装置的水泵I;所述内罐的内腔与地上微藻培养装置分别通过进水管II和回流管II相连通,所述进水管II上设有将雨生红球藻从内腔泵入地上微藻培养装置的水泵I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北方的雨生红球藻的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罐的顶端设有顶盖,所述进水管II和回流管II可从顶盖穿过从而连通所述内腔和地上微藻培养装置;所述顶盖的上方设有泥土层覆盖区和管道检修区,所述管道检修区用于走管道以及管道检修,所述管道检修区的顶端盖设有密封保温板,所述密封保温板包括不锈钢板以及固定于不锈钢板表面的喷塑保温材料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北方的雨生红球藻的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上太阳能蓄水装置包括控温管、集热管以及与集热管相连接的蓄水室,所述蓄水室和循环保温腔之间分别通过进水管I、回流管I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北方的雨生红球藻的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上微藻培养装置包括若干个微藻培养装置主体以及与之连通的微藻培养液循环管道;所述微藻培养装置主体采用柱式透明塑料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北方的雨生红球藻的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藻培养液循环管道包括多个分支管道以及平行排列的主管道I和主管道II,所述主管道I位于主管道II的上方;所述微藻培养装置主体为4个且竖直放置,每个微藻培养装置主体上顶端和底端分别通过一分支管道与主管道I、主管道II相连;所述主管道I在靠近进水管II的一端设有A端口,另一端设有用于添加藻种、培养基以及水的D端口;所述主管道II在靠近回流管II的一端设有B端口,另一端设有用于藻液回收的C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北方的雨生红球藻的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罐的底部位于离地面5m-8m处,所述外罐的底部位于离地面6m-9m处;所述泥土层覆盖区的厚度为3-5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北方的雨生红球藻的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I上设有控制阀I;所述回流管II上设有控制阀II;所述进水管I的底部靠近循环保温腔底部,所述进水管II的底部靠近内腔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北方的雨生红球藻的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保温腔内和/或内罐的内腔中设有感温器,所述循环保温腔内的感温器紧贴于内罐的外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北方的雨生红球藻的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罐的内腔内还设有充气设备;所述充气设备为倒T字型,所述充气设备包括E字形分支管、垂直设置的充气竖管以及水平设置的充气横管,所述充气横管安装在充气竖管的底部,所述E字形分支管为两组,分别安装在充气横管的左右两端,所述E字形分支管上设有多个将流经充气竖管、充气横管的气流最终释放的气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适用于北方的雨生红球藻的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设备的送气量0~0.5VVM,从而保持内腔的压力为0~3kg/c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未经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3102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