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碳氮比氨氮废水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30739.4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13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金仁村;程雅菲;张正哲;徐佳佳;胥莲曾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李世玉 |
地址: | 31003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去除 本实用新型 氨氮废水 处理装置 低碳氮比 硫化氢 反硝化反应器 硝化反应器 处理工艺 电子受体 脱氮效率 循环利用 直接排放 反应器 有机物 气循环 液循环 甲烷 氮素 基质 脱氮 尾水 氧气 废气 污染物 消耗 节约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碳氮比氨氮废水的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反硝化反应器和硝化反应器;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能有效节约25%的氧气及40%有机物的消耗,实现经济有效的脱氮处理工艺;利用硫化氢、甲烷等废气作为电子受体(98.4~99.5%去除),同时去除氮素(94.9~98.3%),实现污染物的全面去除;能提高反应器脱氮效率,在气循环和液循环的基础上保证基质的循环利用,得到可直接排放的尾水。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涉及一种低碳氮比氨氮废水的处理装置。
(二)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高氨氮废水的排放量逐渐增加,造成了水体富营养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含氨废水的高效低耗处理一直是污水处理领域的难题。厌氧处理由于其与常规活性污泥处理相比的优势而受到国内外废水处理的广泛关注。但它存在一些缺点,如过程的敏感性,脱氮功能较弱,可能的不良气味和启动周期长。因此,为了符合排放标准,厌氧处理的废水需要进一步进行处理。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可以在低温(16℃~20℃)环境下处理生活污水,其出水特点为:氨态氮含量较高,约为95mg/L;在低温条件下大部分COD转化为沼气,C/N比为0.9~1.5。AnMBR的沼气成分为CH4和H2S,分别占84%和0.2%,计算出的溶解甲烷和硫化物理论值分别为22.2mgCH4/L和8.9mg H2S/L。
甲烷在厌氧反应器液相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并增加其对环境的损失。若以气态形式意外排放到大气中会对碳足迹施加重大影响;硫化物作为硫化氢(H2S)存在,硫化物的产生和排放是厌氧处理中的一个众所周知的问题,高浓度会导致管道腐蚀、恶臭和健康危害等问题。
短程硝化(NH4+→NO2-)-短程反硝化(NO2-→N2)作为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出水的后处理工艺处理高氨氮废水具有极大优势。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低碳氮比低温厌氧消化出水的深度处理工艺及其专用系统,将AnMBR高氨氮出水作为进水,首先进入复合短程反硝化单元,厌氧消化出水中部分废气循环回至复合短程反硝化单元,高氨氮出水进入短程硝化单元,在好氧条件下通过短程硝化菌将NH4+→NO2-,高亚硝氮出水回流至复合短程反硝化单元,在缺/厌氧条件下复合复合短程反硝化菌利用甲烷和硫化物作为电子供体,NO2-作为电子受体,实现污染物的全面去除。短程硝化单元设回流系统,提高流动性,传质性能优;复合短程反硝化单元外部气循环系统重复利用甲烷和硫化氢气体,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反应系统更稳定。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低碳氮比氨氮废水的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处理废水方法包括复合短程反硝化和短程硝化,废水首先进入短程反硝化反应器进行反硝化反应,产生的部分甲烷、硫化氢气体循环至短程反硝化反应器,出水进入短程硝化反应器,短程硝化污泥将废水中氨氮转化为亚硝氮,短程硝化反应器出水回流至短程反硝化反应器,在缺/厌氧条件下将有机物、甲烷、硫化氢作为电子供体,亚硝态氮作为电子受体变为氮气,深度处理污染物,得到达标排放的尾水;同时去除氮素、有机物、甲烷、硫化氢,深度处理污染物,得到可直接排放的尾水。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碳氮比氨氮废水的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反硝化反应器和硝化反应器;所述反硝化反应器包括带内腔的反硝化反应器本体,所述反硝化反应器本体底部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且底部侧面设有第一排泥口,顶部侧面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顶部设有三相分离器,所述三相分离器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通过设有压力阀和第一气泵的管路与第一进水口相通形成气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师范大学,未经杭州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307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生物接触氧化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型MBFB膜生物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