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检查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29524.0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55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虞元林;徐道海;翁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2 | 分类号: | E02D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罗敏清;毛世燕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淀管 井座 本实用新型 塑料检查井 排水管 井筒 连通 沉淀空间 沉淀装置 底端封闭 顶端开口 滑动连接 杂物垃圾 折叠 底端 盖合 内壁 上盖 省时 外管 省力 阻塞 沉淀 疏通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塑料检查井装置,包括井座本体、设置在所述井座本体上方且与其连通的井筒以及盖合在所述井筒上的上盖,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井座本体下方且与其连通的主沉淀管,所述主沉淀管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顶端开口底端封闭的副沉淀管,所述副沉淀管的底端与所述井座本体之间还通过折叠外管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井座本体下方设置有沉淀装置,易于将排水管内的部分杂物垃圾沉淀在沉淀管内,不易阻塞排水管,且副沉淀管可以随着其中的沉淀物增多会下降,沉淀空间变大,从而延长了清理疏通的间隔时间,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排水的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塑料检查井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检查井俗称塑料“窨井”,是设置在塑料排水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的地方或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处,便于定期检查、清洁、疏通管道的排水附属构筑物,塑料检查井的井座部分大多采用的是一次性注塑成型,以异径接头、变角接头和橡胶密封圈等配件来达到改变管径及角度的连接,塑料检查井配套开发了井盖、井筒和相关配件,路面载荷通过井盖、井座作用于检查井周围,避免了路面载荷对检查井的破坏,井筒、进(出)水管道与井座的连接采用橡胶密封圈柔性承插式连接或者是热收缩套连接,可适应小范围内的角度变化,施工方便快捷,密封性能好、防渗漏,有效防止对地下水的二次污染,是一种环保节能建材。
现有的塑料检查井一般没有沉淀底座,或者沉淀底座太浅,无法起到沉淀的作用,易于导致排水管道被堵塞,会加大清洁疏通的频率,增加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十分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塑料检查井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塑料检查井无法起到沉淀作用而导致排水管易被堵塞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塑料检查井装置,包括井座本体、设置在所述井座本体上方且与其连通的井筒以及盖合在所述井筒上的上盖,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井座本体下方且与其连通的主沉淀管,所述主沉淀管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顶端开口底端封闭的副沉淀管,所述副沉淀管的底端与所述井座本体之间还通过折叠外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副沉淀管底端的外壁上套设有限位环,所述折叠外管的一端与所述井座本体的底端连接,所述折叠外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井筒的内壁上至少对称地设置有两个弹性限位装置,所述弹性限位装置包括:
限位座,其固定在所述井筒内壁上,所述限位座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滑道,所述限位座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滑道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限位座的底部也设置有与所述滑道连通的第二通孔;
滑块,滑接于所述滑道内,所述滑块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拉绳,所述第一拉绳从所述第一通孔中伸出,所述滑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拉绳,所述第二拉绳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副沉淀管的底端连接;以及
弹簧,其一端与滑道顶部连接,其另一端与滑块的顶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拉绳伸出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还与拉环连接,所述拉环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拉绳的长度大于滑道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主沉淀管的底端与副沉淀管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两者进行密封的密封环。
进一步地,所述井座本体的底端设置有多根辅助固定杆。
进一步地,所述井筒的顶端开设有沿其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卡位槽,所述多个卡位槽上分别对应地插设有多个卡位柱,所述多个卡位柱上套设有用于将所述井筒罩合的防护网,所述防护网位于所述上盖和所述井筒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折叠外管由弹性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295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