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铵离子微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28876.4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95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英;刘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西尔曼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G01N27/333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铵离子 内参比电极 微电极 绝缘层 凝胶层 敏感膜层 基底 绝缘 电解质 本实用新型 抗干扰层 抗干扰 灵敏度 敏感膜 叠设 填充 环绕 响应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铵离子微电极。所述铵离子微电极包括绝缘基底、叠设于所述绝缘基底一表面的内参比电极和绝缘层、含有电解质的凝胶层、铵离子敏感膜层、抗干扰层;所述绝缘层环绕于所述内参比电极且具有间隙,所述凝胶层填充于所述绝缘层与所述内参比电极形成的间隙中并且覆盖所述内参比电极;所述铵离子敏感膜层层叠于所述凝胶层表面,所述抗干扰层层叠于所述铵离子敏感膜层表面。该实用新型的铵离子微电极具有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寿命长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铵离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铵离子微电极。
背景技术
测量铵离子含量的传统方法主要有纳试剂法、滴定法、离子色谱法、光谱分析法、氨气敏电极法。其中,钠氏试剂法是根据游离的氨或NH4+等形式存在的氨氮与纳氏试剂反应生成黄棕色络合物。这种络合物的色度与氨氮的含量成正比,通常可在波长410~425nm范围内测其吸光度,并计算其含量。滴定法测量铵离子是利用铵盐与甲醛进行反应,定量地生成六次甲基四铵盐和H+,然后利用NaOH进行滴定。离子色谱法是利用铵离子在离子色谱仪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离子交换达到分离离子的目的,并根据待测铵离子浓度与电导检测器的响应信号成比例换算成含量的一种方法。光谱分析法就是利用特征光谱研究物质结构或测定化学成分的方法,铵离子测定领域应用最广泛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这种光谱是由物质吸收波长范围在200~760nm区间的电磁辐射能而产生的分子吸收光谱。氨气敏电极法是利用NH3扩散到电极表面,引起电极的pH发生变化进行测定。
上述的测试方法中,纳氏试剂法的纳氏试剂制作过程复杂,实验产物Hg2+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滴定法测定铵离子采用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这种方法不够灵敏,易受人为因素的干扰,从而导致较大的误差。尽管离子色谱法可以实现无损、无污染、快速检测,但是这种方法探测宽度不够,而且离子色谱法无法使得NH4+与Na+、K+分离,因此受到Na+、K+干扰较大。光谱法通常操作复杂,一些操作仪器比较昂贵。氨气敏电极法检测之间,需要加入强碱对样品进行前处理,使铵根离子转变为NH3,在处理过程中会有少量氨气逸出,导致检测误差大,重复性差。此外,上述方法对样品需求量都比较大,不能满足细胞培养行业对微量样品测试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快速、便捷、准确、样品需求量少且无毒无污染的检测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目前铵离子测试样品需求量过大无法满足微量样品测试需求且测试过程复杂、耗时长、易受钾离子/钠离子干扰而导致测试结果误差大、重复性差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铵离子微电极。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铵离子微电极,所述铵离子微电极包括绝缘基底、叠设于所述绝缘基底一表面的内参比电极和绝缘层、含有电解质的凝胶层、铵离子敏感膜层、抗干扰层;
其中,所述绝缘层环绕于所述内参比电极且具有间隙,所述凝胶层填充于所述绝缘层与所述内参比电极形成的间隙中并且覆盖所述内参比电极;
所述铵离子敏感膜层层叠于所述凝胶层表面,所述抗干扰层层叠于所述铵离子敏感膜层表面。
优选地,所述铵离子敏感膜层的厚度为0.10~1.50mm。
优选地,所述含有电解质的凝胶层为由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明胶、海藻酸钠中的任一种与氯化钠、氯化钾、硝酸钠、硝酸钾、氯化铵中的至少一种混合而成的膜层。
优选地,所述抗干扰层为由三醋酸纤维素、二醋酸纤维素、硝酸纤维素、醋酸丁基纤维素中的任一种与聚氨酯混合而成的膜层。
优选地,所述内参比电极为Ag/AgCl参比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西尔曼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西尔曼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288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