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通道光收发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28711.7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40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树林;王长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工正源光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G02B6/43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胡建文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驱动器 放大器 透镜 跳线 光收发模块 第二信号 透镜连接 耦合 多通道 本实用新型 信号放大器 光纤跳线 交叉布线 有效地 接线 | ||
一种多通道光收发模块,包括PCB板,还包括设于所述PCB板其中一个面上的第一透镜、设于所述PCB板另一个面上两个第二透镜以及具有三个跳线端的光纤跳线组件,PCB板的两个面上均具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透镜上耦合有第一激光驱动器以及第一信号放大器,两个第二透镜上分别耦合有第二激光驱动器和第二信号放大器,所述第一激光驱动器和所述第二激光驱动器均位于所述第一通道上,所述第一信号放大器和所述第二信号放大器均位于所述第二通道上;其中一个所述跳线端与所述第一透镜连接,另外两个所述跳线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透镜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激光驱动器设在第一通道上,将信号放大器设在第二通道上,可以有效地避免接线时的交叉布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通道光收发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高清视频等大容量的不断增加,数据中心对400G光收发模块的需求日益增加,400G光收发模块业界内倾向于使用50G×8的方案。当前400G光收发模块的主流封装有CFP8、OSFP、QSFP-DD,其中QSFP-DD封装体积最小,已成为最有市场前景的封装形式。
QSFP-DD封装的400G_SR8模块发射端信号和接收端信号分布在PCB金手指的两侧,Top面和Bottom各4通道发射和接收信号。当前行业内电芯片主流厂家的Driver和TIA方案,然而PCB布线时存在发射端信号和接收信号的交叉布线;而且Driver和TIA打线长度过长,对单通道50G信号传输产生影响,同时当前技术方案的一个透镜耦合集成8通道发射光和8通道接收光,耦合良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通道光收发模块,通过将激光驱动器设在第一通道上,将信号放大器设在第二通道上,可以有效地避免接线时的交叉布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通道光收发模块,包括PCB板,还包括设于所述PCB板其中一个面上的第一透镜、设于所述PCB板另一个面上两个第二透镜以及具有三个跳线端的光纤跳线组件,所述PCB板的两个面上均具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透镜上耦合有第一激光驱动器以及第一信号放大器,两个所述第二透镜上分别耦合有第二激光驱动器和第二信号放大器,所述第一激光驱动器和所述第二激光驱动器均位于所述第一通道上,所述第一信号放大器和所述第二信号放大器均位于所述第二通道上;其中一个所述跳线端与所述第一透镜连接,另外两个所述跳线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透镜连接。
进一步,所述PCB板为长条状,所述第一通道以及所述第二通道均沿所述PCB板的长度方向布设,且所述第一通道以及所述第二通道并排设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通道上依次设置有输入信号端和发射时钟数据恢复芯片,所述第二通道上依次设置有输出信号端和接收时钟数据恢复芯片。
进一步,所述输入信号端与所述输出信号端间隔设置。
进一步,所述发射时钟数据恢复芯片与所述接收时钟数据恢复芯片间隔设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透镜上还耦合有第一激光器阵列和第一探测器阵列,所述第一激光器阵列与所述第一激光驱动器连接,所述第一探测器阵列与所述第一信号放大器连接。
进一步,两个所述第二透镜上还分别耦合有第二激光器阵列和第二探测器阵列,所述第二激光器阵列与所述第二激光驱动器连接,所述第二探测器阵列与所述第二信号放大器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透镜、三个所述跳线端以及两个所述第二透镜的厚度均小于1.8mm。
进一步,所述光纤跳线组件还包括MT接口,三个所述跳线端均通过光纤与所述MT接口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工正源光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工正源光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287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