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产养殖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628534.2 | 申请日: | 2018-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29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玲;王丙友;李卫东;邢书青;张亚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新玲 |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C02F9/08 |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俞晓明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养殖池 水处理池 曝气管 上端 水产养殖系统 本实用新型 向下设置 出水管 池壁 护管 石英 微藻 平行 臭氧进气管 养殖池水质 养殖废弃物 底板 底板方向 方向设置 平行设置 紫外灯管 出水端 上方处 滤板 下端 轴套 氧气 洁净 | ||
1.一种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池和水处理池,所述养殖池的一侧平行设置有多个第一曝气管(1),每个所述第一曝气管(1)的上端均沿所述养殖池的池壁向下设置,当到达所述养殖池中部时,每个所述第一曝气管(1)均沿平行于所述养殖池底板的方向设置;每个所述第一曝气管(1)的进气端均与位于所述养殖池外的第一气泵(2)连接;
所述养殖池与所述第一曝气管(1)相对的一侧池壁上平行设有多个第二曝气管(3),且每个所述第二曝气管(3)的上端均沿所述养殖池的池壁向下设置,当到达所述养殖池下部时,每个所述第二曝气管(3)均沿平行于所述养殖池底板的方向设置,每个所述第二曝气管(3)的进气端均与位于养殖池外的第二气泵(4)连接;所述养殖池的下端设有第一出水管(5),且所述第一出水管(5)位于所述第二曝气管(3)的下方;
所述水处理池通过所述第一出水管(5)与所述养殖池连通,所述水处理池为透明圆柱体结构,所述水处理池内设有微藻(6),所述水处理池内位于所述微藻(6)的上方处设有滤板(7),所述滤板(7)上开设有圆孔,所述水处理池内同轴套设有透明圆柱结构的石英护管(8),所述石英护管(8)的底端与所述水处理池的底板固接,顶端穿过所述圆孔并位于所述水处理池外;所述石英护管(8)内设有紫外灯管(9);
所述水处理池的下端还设有臭氧进气管(10),所述臭氧进气管(10)的进气端与位于所述水处理池外的臭氧发生器(11)连接;所述水处理池的上端设有第二出水管(12),所述第二出水管(12)位于所述滤板(7)的上方;所述第二出水管(12)上设有提升泵(13),且所述第二出水管(12)的出水端位于所述养殖池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曝气管(3)所在的池壁上横向设有多个第一凹槽(15),且所述第一凹槽(15)与所述第二曝气管(3)交错设置,所述第一凹槽(15)内搭接有所述第一曝气管(1);
所述第一曝气管(1)所在的池壁上横向设有多个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曝气管(1)交错设置,所述第二凹槽内搭接有所述第二曝气管(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曝气管(1)和所述第二曝气管(3)位于所述养殖池内部分均开设有多个曝气孔(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藻(6)为小球藻、栅藻或微绿球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新玲,未经刘新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2853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族箱外挂式过滤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潜水式增氧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