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接线的夹紧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627431.4 | 申请日: | 2018-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47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 发明(设计)人: | 汪乐先;陈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佳仕德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7/04 | 分类号: | B23Q7/04 |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黄丽莉 |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轮 外接线 周向槽 外切 夹紧机构 伸缩机构 弹簧 夹紧 缓冲器 相对位置固定 本实用新型 表面划伤 弹簧挡块 缓冲机构 空间位置 压紧机构 固定的 限位块 接线 背离 穿过 传送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接线的夹紧机构,包括转轮,由外切或分离的第一转轮、第二转轮构成,第一转轮、第二转轮外切的圆周面上均具备周向槽,当第一转轮、第二转轮外切时,两个周向槽构成夹紧外接线的接触部;压紧机构,第一转轮连接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驱动第一转轮贴近或远离第二转轮;缓冲机构,由空间位置固定的缓冲器和与第一转轮相对位置固定的限位块构成。第二转轮在背离第一转轮的方向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有弹簧挡块。采用此实用新型外接线穿过两个对接的周向槽,转轮对外接线进行夹紧与传送,避免外接线的的表面划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紧机构,具体涉及一种外接线的夹紧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一些外接线缆的夹紧机构,在实际生产中主要有水平夹紧,此方法存在将产品表面划伤的隐患。夹取的方式为硬碰硬得直接夹取,容易对外接线产生损伤,最终构成不良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外接线的夹紧机构,外接线穿过两个对接的周向槽,转轮对外接线进行夹紧与传送,避免外接线的的表面划伤。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接线的夹紧机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外接线的夹紧机构,包括:转轮,由外切或分离的第一转轮、第二转轮构成,第一转轮、第二转轮外切的圆周面上均具备周向槽,当第一转轮、第二转轮外切时,两个周向槽构成夹紧外接线的接触部;压紧机构,第一转轮连接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驱动第一转轮贴近或远离第二转轮;缓冲机构,由空间位置固定的缓冲器和与第一转轮相对位置固定的限位块构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外接线穿过两个对接的周向槽,转轮在转动的过程中同时对外接线进行夹紧与传送,缓冲机构能够限制转轮之间的最大压紧力,转轮与外接线滚动接触,降低外接线的表面划伤概率。机构简单可靠,运行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二转轮在背离第一转轮的方向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有弹簧挡块,弹簧的长度方向与第一转轮、第二转轮两者连线方向平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弹簧使得当第一转轮向第二转轮靠近直至碰撞时,弹簧可以压缩,使得第一转轮向第二转轮之间也不会是硬接触,降低最大压紧力,防止外接线被夹坏,同时保证两个转轮之间因弹性势能始终贴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第一转轮、第二转轮的转轴分别与第一滑动块、第二滑动块连接,第一滑动块、第二滑动块与线轨装配,线轨的长度方向与第一转轮、第二转轮两者连线方向平行,线轨固定在底板上,缓冲器通过缓冲器固定板与底板固定,弹簧挡块也与底板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线轨为两个滑块即两个转轮之间的相对运动提供限位导向,底板也为各零件提供了固定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限位块与第一滑动块固定,缓冲器的长度方向与线轨方向平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确保缓冲器能够限制第二转轮的最大极限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周向槽的横断面轮廓为半圆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得一对周向槽对接后,构成圆形的横断面轮廓,方便周向槽具备更多的面积与外接线接触,保证夹紧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周向槽有多个,同一圆周面上的周向槽的横断面面积不等。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单个转轮上具备多个不同的周向槽,使得一对转轮可以对不同粗细状态的外接线进行夹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伸缩机构为往复气缸,往复气缸具备浮动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佳仕德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佳仕德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274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机床上下机械手
- 下一篇:轴承套圈盘式循环自动排序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