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污泥回用装置的污水垃圾处理一体仓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26216.2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45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黄利林;胡技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然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8 | 分类号: | C02F3/08;B09B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童健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蜂窝斜管 回用 本实用新型 回用装置 生物转盘 污水垃圾 垃圾处理 污水处理 资源再利用 并列设置 催化组件 发酵处理 净化处理 清水通道 驱动部件 上下设置 生活垃圾 回用池 污水 | ||
1.一种集成污泥回用装置的污水垃圾处理一体仓,包括上下设置的污水处理仓(1)和垃圾处理仓(2),污水处理仓(1)内设有用于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的生物转盘,垃圾处理仓(2)内设有用于对生活垃圾进行发酵处理的催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本设备还包括污泥回用仓,污泥回用仓内包括蜂窝斜管池(3)、污泥回用池(4)和回用驱动部件,蜂窝斜管池(3)包括若干倾斜并列设置的管道,蜂窝斜管池(3)的顶部设有一清水通道池(5),清水通道池(5)的两端开设有一用于接纳生物转盘处理完后的混合液的原液排入口和一用于排出清洁水源的清水排放口(6),污泥回用池(4)设置在蜂窝斜管池(3)的底部,污泥回用池(4)与垃圾处理仓(2)之间还连通设有一污泥回用管(7),污泥回用池(4)内的污泥在回用驱动部件的驱动下能被排放回垃圾处理仓(2)内,蜂窝斜管池(3)的周侧还竖直设有一污泥排放池(8),污泥排放池(8)的底部设有一污泥排放口(9),蜂窝斜管池(3)中靠近污泥排放池(8)一侧的若干管道与该蜂窝斜管池(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污泥回用装置的污水垃圾处理一体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垃圾处理仓(2)包括房体(10),房体(10)内设有用于堆放垃圾的容腔,房体(10)的上方开设有用于倒入垃圾的进料口,容腔内设有螺旋形转杆(11)和用于驱动有螺旋形转杆(11)转动的驱动电机,螺旋形转杆(11)上设有螺旋形叶片,螺旋形转杆(11)转动后堆积在螺旋形叶片之间的垃圾将会沿着螺旋形转杆(11)旋转方向进行移动,房体(10)上还开设有能将垃圾送出的出料口,该出料口位于螺旋形转杆(11)的端部,出料口处可开闭设有一挡门(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污泥回用装置的污水垃圾处理一体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房体(10)上还设有用于将垃圾进行粉碎处理的粉碎机(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污泥回用装置的污水垃圾处理一体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腔内设有一生物菌喷管(14),生物菌喷管(14)设置在螺旋形转杆(11)上方,生物菌喷管(14)上开设有若干用于喷洒生物菌的漏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污泥回用装置的污水垃圾处理一体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房体(10)底部设有与容腔连通的污水排出口,房体(10)底部具有一定倾斜面,该倾斜面使液体具有流向污水排出口的趋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污泥回用装置的污水垃圾处理一体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房体(10)顶部设有与容腔连通的气体排出口。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污泥回用装置的污水垃圾处理一体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电机和生物菌喷管(14)通过PLC控制系统控制启停。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污泥回用装置的污水垃圾处理一体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腔两侧的房体(10)内壁具有一定斜度,使垃圾具有沿两侧向中间倒落的趋势。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污泥回用装置的污水垃圾处理一体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房体(10)内设有一隔墙,该隔墙将容腔分为两部分,容腔的两部分均设有一个驱动电机及与其连接的一根螺旋形转杆(11),一个驱动电机和与其连接的一根螺旋形转杆(11)及容腔的一部分形成一个工作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然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科然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2621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曝气器
- 下一篇:新型生物填料及新型生物填料的安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