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缓冲消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25817.1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36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泽闯;程培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F7/04 | 分类号: | E01F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黄彩荣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弹性件 缓冲 消能 环形安装凹槽 弹性橡胶壳 相对设置 落石 防护技术领域 局部应力集中 能量吸收能力 本实用新型 地质灾害 塔状结构 逐渐增大 环形网 防护 子弹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缓冲消能结构,涉及地质灾害防护技术领域。该缓冲消能结构,用于环形被动拦石网,包括:弹性橡胶壳体以及压缩弹性件;弹性橡胶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以及第二端面,第二端面上开设有环形安装凹槽;压缩弹性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端面与第四端面,且压缩弹性件从第三端面至第四端面的尺寸逐渐增大,从而形成塔状结构的压缩弹性件,且第三端面用于安装于第二端面上开设的环形安装凹槽内,第四端面用于与环形被动拦石网固定连接。该结构可降低落石对环形网的冲击速度,大幅度提高发生“子弹效应”的速度阈值,并避免过大的局部应力集中,提高被动拦石网能量吸收能力,实现对落石的有效防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质灾害防护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缓冲消能结构。
背景技术
工程建设的各领域中,由于天气影响和人为干扰导致落石灾害发生的频率很高,同时造成的威胁和损失也非常大,尤其在铁路、公路这样的线状工程沿线最为严重。被动拦石网常会出现在落石灾害易发区,用于保护区域内的各类设施和人员安全。
被动拦石网是由多构件组合而成的结构体系,其主要受力构件采用特定形式的金属柔性网,配合柔性钢丝绳锚杆、支撑绳、拉锚绳、缝合绳的采用,以及被动拦石网中钢柱与基座间的活动铰接方式等的应用,保证了整个系统的柔性匹配,从整体上成为高强度柔性结构。
柔性网是被动拦石网的核心构成部分,是整个系统中唯一的面状拦挡结构,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对落石的直接拦截,因此通常首先遭受落石的直接冲击,并在通过自身的弹性和(或)塑性变形消散部分落石动能的同时,还必须将落石动能的剩余部分以冲击荷载的形式分散传递到钢柱、支撑绳、拉锚绳、消能件等构件上,并最终通过锚杆传递给稳定地层。
目前,被动拦石网所采用的承载柔性网类型主要有环形网、SPIDER绞索网、TECCO网、QUAROX网和钢丝绳网。国内常用的RXI系列、RXI-A系列及RXE系列被动拦石网所用的承载柔性网都为环形网。环形网的每一网环是由多圈Φ3的高强钢丝盘绕而成,编织时环与环之间进行平面嵌套,形成有类似弹簧功效的拦截结构。环形网结构的截面面积较大,因而其抗切断能力很强。环形网的网孔为圆形,具有一定的几何变形能力。当某一网环受冲击的时候它自身可以发生几何形状改变,释放一定的空间位移,同时它也会带动周边的网环参与受力,将荷载分摊、传递到防护网的其他环上。所有环的变形位移叠加在—起,就会对落石产生极大的缓冲,这种结构特征使得环形网具有较大的变形空间和较好的柔性,因而其抗冲击能力也很强,以其作为拦截网的系统可用于高能级的落石拦截。
环形网的结构特征使其“子弹效应”速度达到30m/s。所谓“子弹效应”是指虽然冲击动能在系统防护能级范围以内,但由于落石的速度太快,被动拦石网来不及发挥其缓冲消能作用而被局部击穿的现象。另外,环形网不能对小块落石进行有效拦截,如需拦截小块落石时,需要附加一层铁丝格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冲消能结构,主要用于环形被动拦石网,可降低落石对环形网的冲击速度,大幅度提高发生“子弹效应”的速度阈值,并避免过大的局部应力集中,提高被动拦石网能量吸收能力,实现对落石的有效防护。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缓冲消能结构,用于环形被动拦石网,包括:
弹性橡胶壳体,弹性橡胶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以及第二端面,第二端面上开设有环形安装凹槽;
压缩弹性件,压缩弹性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端面与第四端面,且压缩弹性件从第三端面至第四端面的尺寸逐渐增大,从而形成塔状结构的压缩弹性件,且第三端面用于安装于第二端面上开设的环形安装凹槽内,第四端面用于与环形被动拦石网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压缩弹性件为压缩弹簧,且在压缩弹簧的第三端面至第四端面的方向上,相邻两圈弹簧中,上一圈弹簧的外径均小于下一圈弹簧的外径,上一圈弹簧的外径大于下一圈弹簧的内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258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铁路桥梁挡风立柱
- 下一篇:一种光伏遮光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