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霉素侧链合成专用反应釜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624706.9 | 申请日: | 2018-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73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 发明(设计)人: | 姜友安;张豪;陈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威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C07H17/08;C07H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8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釜 红霉素 表面固定 侧链 釜盖 釜体 轴承 本实用新型 活动连接有 电机支架 橡胶垫层 搅拌杆 搅拌轴 上表面 圆环 镶嵌 合成 反应釜釜 釜体顶部 取料装置 伺服电机 密封性 内表面 插杆 六角 内壁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霉素侧链合成专用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顶部活动连接有釜盖,所述釜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圆环,所述圆环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橡胶垫层,所述橡胶垫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杆,且搅拌杆位于釜体的内部,所述釜盖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釜盖的表面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圆盘、六角插杆和取料装置,解决了在检测红霉素侧链的反应情况时,打开反应釜,不仅会影响反应釜的密封性,而且打开反应釜釜盖也较为麻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霉素侧链合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红霉素侧链合成专用反应釜。
背景技术
红霉素是由链球菌所产生的一种碱性抗生素,属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系抑菌剂,但在高浓度时对高度敏感的细菌也具杀菌作用,其作用机制是可透过细菌细胞膜,在接近供位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成可逆性结合,阻断转移核糖核酸结合至“P”位上,同时也阻断多肽链自受位至“P”位的位移,使细菌蛋白质合成受到抑制,从而起抗菌作用。而红霉素侧链是红霉素母体碳链或碳环链上的侧枝。
在红霉素侧链生产时,将原料投放入反应釜中,在反应的过程中需要打开反应釜取出一部分反应物,检测红霉素侧链的反应情况,但是打开反应釜,不仅会影响反应釜的密封性,而且打开反应釜釜盖也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霉素侧链合成专用反应釜,解决了在检测红霉素侧链的反应情况时,打开反应釜,不仅会影响反应釜的密封性,而且打开反应釜釜盖也较为麻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霉素侧链合成专用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顶部活动连接有釜盖,所述釜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圆环,所述圆环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橡胶垫层,所述橡胶垫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杆,且搅拌杆位于釜体的内部,所述釜盖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釜盖的表面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杆,且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六角插杆,且六角插杆活动连接在搅拌轴顶部开设的六角插孔中。
所述圆环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取料装置,所述圆盘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圆孔,所述釜盖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圆孔,且取料装置分别贯穿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并延伸至釜盖的外部,所述釜盖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圆筒,所述圆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且活动杆的底部与圆盘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且弹簧的另一端与圆筒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取料装置包括取料筒,所述取料筒的表面分别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且进料口位于圆环的下方,出料口位于釜盖的上方,所述取料筒的内壁上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的内壁均固定套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贯穿并延伸至取料筒的外部,所述第一活塞位于进料口的下方,所述第二活塞位于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
优选的,所述釜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
优选的,所述釜体的底部固定镶嵌有出料管,且出料管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圆环的内半径为搅拌杆和搅拌轴最大水平距离的一点一倍。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拉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轴承采用机械密封。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霉素侧链合成专用反应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威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威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247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压回流分水的除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2-乙氧基丙烯合成的精馏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