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防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24276.0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6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吕文春;马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03D80/30 | 分类号: | F03D80/30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曹玉琳 |
地址: | 010070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环 风力发电机组 本实用新型 防雷装置 接闪器 风力发电 风轮轮毂 风轮叶片 导流线 接触头 绝缘套 支撑杆 风轮 主梁 风力发电设备 接地引下线 使用寿命 一端设置 机架体 接入端 避雷 电刷 内壁 雷电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防雷装置,主要涉及风力发电避雷领域。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防雷装置,包括设置在多个风轮主梁上的接闪器,所述接闪器与主梁之间设置第一绝缘套,所述接闪器上设置导流线,所述风轮轮毂内设置导电环,所述导电环与风轮轮毂内壁之间设置第二绝缘套,所述导电环上设置与导流线一一对应的接入端,所述导电环内设置接触头,所述接触头上设置电刷,所述接触头远离导电环一端设置与风力发电机架体固定连接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接地引下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保护风轮叶片不被雷电损坏,保障风轮叶片的正常使用,提高风轮的使用寿命,降低风力发电设备的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风力发电避雷领域,具体是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防雷装置。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转换为机械功,机械功带动转子旋转,最终输出交流电的电力设备。为了获得更强力的风能,风力发电机一般会安置在空旷区域或者山顶这种没有遮挡的地方,以获得更为持续强劲的风能,由于风力发电设备一般高度都较高,且主要为金属结构,在雷雨天气中,风力发电设备往往会成为招引雷电的“靶子”。雷击可能会造成风力发电设备的风轮崩坏、轴承点蚀等,为了避免雷击对风力发电设备的损坏,风力发电设备上都会安装避雷设备。但是现有的避雷设备大多是利用风轮叶片作为导体进行雷电的吸引,由于现在的风轮叶片多采用复合材料包覆金属主梁做成,雷击会对包覆的复合材料造成损坏,降低风轮的使用寿命,增加风力发电设备的维护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防雷装置,它能够保护风轮叶片不被雷电损坏,保障风轮叶片的正常使用,提高风轮的使用寿命,降低风力发电设备的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防雷装置,包括设置在多个风轮主梁上的接闪器,所述接闪器位于主梁远离风轮轮毂一端,所述接闪器与主梁之间设置第一绝缘套,所述接闪器上设置导流线,所述导流线沿主梁布置,所述风轮轮毂内设置导电环,所述导电环与风轮轮毂内壁之间设置第二绝缘套,所述导电环上设置与导流线一一对应的接入端,所述导电环内设置接触头,所述接触头上设置电刷,所述电刷与导电环内壁相接触,所述接触头远离导电环一端设置与风力发电机架体固定连接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接地引下线。
每一个所述主梁上的接闪器设置三个,三个所述接闪器底部均连接同一个固定座,三个所述接闪器在固定座上呈“T”字分布,所述固定座底部与主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套位于固定座底部与主梁之间。
所述主梁侧面设置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上设置长槽,所述长槽与导流线相适应。
所述接触头内设置滑槽,所述滑槽与电刷滑动连接,所述滑槽底部与电刷之间设置弹簧,所述电刷与接触头之间设置过渡线。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主梁上的接闪器将雷电接引,防止雷电作用到风轮叶片上,雷电经过接闪器、导流线、导电环、接触头、支撑杆和接地引下线的依次传导,将雷电引入地下,整个雷电传导过程不经过风轮叶片,能够保护风轮叶片不被雷电损坏,保障风轮叶片的正常使用,提高风轮的使用寿命,降低风力发电设备的维护成本。
2、本实用新型每一个主梁上的接闪器设置三个,三个所述接闪器在固定座上呈“T”字分布,能够更好的对雷电进行吸引,对风轮叶片进行更好地保护,保护风轮叶片不被雷电损坏,保障风轮叶片的正常使用,提高风轮的使用寿命,降低风力发电设备的维护成本。
3、本实用新型通过弹簧顶动电刷,可以使电刷与导电环充分接触,提高雷电的传递效果,防止雷电对风力发电设备造成更大的损害,保障风力发电设备的正常运转,降低风力发电设备的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参考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242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