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体感压力传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23569.7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9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谢宗贵;刘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索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A63C17/01;A63C17/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叶敏明;刘羽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踩踏板 压力传感装置 压力模拟信号 形变 处理器 体感 底板安装组件 压条 安装面板 整体机械 第二压力传感器 第一压力传感器 电机驱动组件 压力传感组件 压力数字信号 本实用新型 放大处理 感应压力 踩踏部 连接板 形变部 放大 传输 输出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的体感压力传感装置,通过设置底板安装组件、踩踏板、处理器、压力传感组件及压条。第一安装面板、连接板和第二安装面板的设置可以提高体感压力传感装置的整体机械强度,防止底板安装组件损坏;踩踏部、第一形变部和第二形变的设置可以提高踩踏板的整体机械强度,防止踩踏板长期承受重力而损坏;压条的设置可以防止踩踏板的过度形变,保护踩踏板,防止踩踏板因过度形变而损坏;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感应压力信号,并将感应到的压力模拟信号传输至处理器中;处理器用于接收并放大处理压力模拟信号,将压力模拟信号转成成压力数字信号并放大,最后输出至连接的外部的电机驱动组件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传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体感压力传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滑板车是继传统滑板之后的又一滑板运动的新型产品形式,是一种简单的省力运动机械,早在三年前,滑板车已经传入我国,只不过当时价格太高,很少人对它产生兴趣。直到这阵子,它的价格猛然下降,加上产家们对它加紧疯狂推销,使它“人气大旺”,最重要的是玩滑板车必须有高度的悟性和胆量,这正符合想象力丰富,喜欢挑战的青少年们的口味,如今滑板车已成为青少年新一代的潮流运动产品,可见,它的魅力可不逊于滑板。
然而,在传统的滑板车中,滑板车的动力来源为人力,亦即人力驱动滑板车在地面上滑动,因此,传统的滑板车的行驶速度以及行驶路程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随着科技不断的进步,尤其电力能源应用科技的不断成熟发展,传统的滑板车也由传统的人力驱动过渡到电力驱动,因此大幅度提升了滑板车的行驶速以及行驶路程,滑板车的普及程度来越来越高,滑板车已经渐渐发展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代步工具。在现有的电动滑板车,通常在电动滑板车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装置,压力传感装置感应重力信号,将重力信号转变成电信号至电机驱动组件中,最后由电机驱动组件驱动滑动车滑动,而在现有的压力传感装置中,普遍存在压力传感装置整体机械强度不高,由于压力传感装置需要长期承受重力,倘若压力传感装置的整体机械强度不高,极易在工作过程中损坏,进而无法输出信号至电机驱动组件中,电动滑板车也就无法滑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机械强度较高的体感压力传感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体感压力传感装置,包括:
底板安装组件,所述底板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安装面板、连接板和第二安装面板,所述第一安装面板、所述连接板和所述第二安装面板依次连接,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一避位槽和第二避位槽;
踩踏板,所述踩踏板包括踩踏部、第一形变部和第二形变部,所述第一形变部分别与所述踩踏部和所述第一安装面板连接,且所述第一形变部位于所述第一避位槽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形变部分别与所述踩踏部和所述第一安装面板连接,且所述第二形变部位于所述第二避位槽的正上方;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
压力传感组件,所述压力传感组件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避位槽内,并且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与所述第一形变部抵持,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避位槽内,并且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与所述第二形变部抵持,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及
压条,所述压条上开设有过线孔,所述压条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面板上,且所述压条位于所述踩踏部和所述第一安装面板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形变部上开设有第一形变避位槽,所述第二形变部上开设有第二形变避位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形变凹槽和所述第二形变凹槽均为“U”型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踩踏部上开设有散热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索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索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235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探空气球净举力检测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测量静摩擦力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