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混合微咸水和淡水的供水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623125.3 | 申请日: | 2018-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83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 发明(设计)人: | 毕远杰;吕棚棚;刘雅欣;吕振东;孙楠;成一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E03B1/00 | 分类号: | E03B1/00;E03B7/07 |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 地址: | 030002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输水泵 本实用新型 混合装置 微咸水 供水系统 输水管 旋涡泵 增压泵 农业灌溉 依次连通 连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合微咸水和淡水的供水系统,涉及农业灌溉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用于输送淡水的第一输水泵、用于输送微咸水的第二输水泵、混合装置、旋涡泵以及增压泵,第一输水泵、第二输水泵均通过输水管与混合装置连通,混合装置、旋涡泵以及增压泵通过输水管依次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以及投入成本较低的优点,可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灌溉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用于混合微咸水和淡水的供水系统。
背景技术
水资源的不足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而中国水资源严重短缺,区域性缺水和季节性缺水也是中国水资源的一大特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快速发展,需水量的急剧增加,淡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我国工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对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并且一些地区由于生态的破坏,水土流失加重、土地沙漠化加剧、沙尘暴等自然危害频繁,而水环境恶化问题尚未解决,比如水污染,使得淡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寻找替代水资源是解决我国水资源危机问题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各国为了缓解淡水资源供需矛盾,开始开发利用非常规水,例如雨水、中水、再生水、矿坑水和海水等。而微咸水分布广、储量大,因此成为主要的开发利用水源。所谓的微咸水,即矿化度在2.0g/L~5.0 g/L的水。据统计,中国地下微咸水资源约200亿m3/a,其中可开采量为130亿m3,绝大部分存在于地下10~100cm处,宜于开采利用。因此开发利用微咸水资源,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并可以有效地缓解我国水资源的缺乏。
微咸水属于劣质水资源,但是由于土壤的缓冲能力和植物的耐盐能力,采取适当措施管理和利用微咸水灌溉可实现可持续农业的发展目的。目前人们通常采用淡水、微咸水混灌的方式进行农作物的灌溉,此种方式可克服原微咸水的盐危害和碱性淡水的碱危害。混灌将低矿化度的淡水和高矿化度的微咸水合理配比后,改善水质,适于作物生长。但是目前的混灌设备通常是将微咸水和淡水抽取至储水池中直接进行水质混合,再通过传统的方式进行灌溉,在此过程中微咸水和淡水之间的用量无法进行确定,导致混合的水质不符合具体的土壤情况;此外直接将微咸水和淡水进行混合无法使二者进行混合均匀,导致灌溉过程中各区域的水质具有较大差异,影响土地的土质和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目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混合微咸水和淡水的供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混合微咸水和淡水的供水系统,包括用于输送淡水的第一输水泵、用于输送微咸水的第二输水泵、混合装置、旋涡泵以及增压泵,所述第一输水泵、第二输水泵均通过输水管与混合装置连通,所述混合装置、旋涡泵、增压泵以及喷灌装置进水口通过输水管依次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混合装置为内部中空的圆柱状结构体,所述混合装置的两端分别设有淡水进水口和出水口,且其侧部设有多个微咸水进口部;所述淡水进水口与第一输水泵通过输水管连接,所述微咸水进口部与第二输水泵通过输水管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微咸水进口部包括连通的进液部和混液部,所述进液部垂直贯穿于混合装置的侧壁,所述混液部位于混合装置的内部且与混合装置的侧部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输水泵与混合装置之间的输水管上设有多个用于与微咸水进口部连接的分流管,且所述第二输水泵与混合装置之间的输水管与分流管之间通过分流阀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水泵与混合装置之间的输水管以及所述第二输水泵与混合装置的输水管上均设流量控制阀和流量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山西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231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层叠压供水设备
- 下一篇:一种高效利用的节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