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级组合式导热油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19850.3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8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起;刘永军;周琳;张昊佳;刘艳斌;刘玲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作润扬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7/00 | 分类号: | F24H7/00;F24H9/18;F24H9/20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0 | 代理人: | 王国旭 |
地址: | 454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流管 承载基座 加热架 合金 导热油加热器 高频驱动电路 多级组合式 流量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高频线圈 控制电路 上端面 导热油加热设备 导热油加热 降低设备 设备使用 输送管路 运行能耗 转台机构 便捷性 导热油 包覆 滑槽 灵活 配套 | ||
本新型涉及一种多级组合式导热油加热器,包括导流管、承载基座、高频线圈、合金加热架、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高频驱动电路及控制电路,导流管通过转台机构安装在承载基座上端面,合金加热架嵌于导流管内,高频线圈包覆在导流管外,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嵌于合金加热架外表面,高频驱动电路及控制电路均通过滑槽安装在承载基座上端面。本新型一方面可有效满足与不同结构的导热油输送管路配套运行的需要,极大的提高了设备使用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另一方面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可在有效简化对导热油加热设备结构,降低设备运行能耗的同时,有效的提高对导热油加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设备,确切地说是一种多级组合式导热油加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等多个领域中,导热油均有着极为广泛的使用范围,且使用量巨大,在对导热油具体使用中,往往需要对导热油进行加热处理,以满足不同使用要求的需要,当前在对导热油加热作业时,主要是通过传统的加热罐、换热器、加热反应釜、加热炉等传统设备对导热油进行加热,虽然可以满足对导热油进行加热作业的需要,但一方面存在加热设备结构复杂,使用灵活性及便捷性差,另一方面存在加热作业效率低下,加热温度控制精度差且加热运行能耗高等缺陷,从而严重影响了导热油加热设备作业的工作效率和成本,除此之外,当前所使用的导热油加热设备的通用性相对较差,同一结构的加热设备无法有效满足不同结构类型导热油输送及应用设备使用的需要,从而导致加热设备种类繁多,使用及日常维护工作复杂且成本相对较高,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导热油加热设备,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级组合式导热油加热器,该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好,一方面可有效满足与不同结构的导热油输送管路配套运行的需要,极大的提高了设备使用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另一方面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可在有效简化对导热油加热设备结构,降低设备运行能耗的同时,有效的提高对导热油加热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多级组合式导热油加热器,包括导流管、承载基座、高频线圈、合金加热架、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高频驱动电路及控制电路,导流管为圆柱形空心管状状结构,至少一条并通过转台机构安装在承载基座上端面,导流管轴线与承载基座轴线呈0°—60°夹角,且导流管环绕转台机构轴线进行0°—360°角度旋转,导流管包括硬质防护层、保温防护层、管体、法兰及导向滑轨,法兰共两个,分别分布在管体两端并与管体同轴分布,硬质防护层包覆在管体外表面并与管体轴线同轴分布,保温防护层位于硬质防护层和管体之间,导向滑轨若干,环绕导流管轴线均布并与导流管轴线相互平行分布,导向滑轨中其中至少两条嵌于管体内表面上,另至少两条嵌于硬质防护层外表面,且管体内表面的导向滑轨与硬质防护层外表面的导向滑轨间隔分布,合金加热架至少两个,为与导流管同轴分布的空心框架结构,嵌于导流管内并通过导向滑轨与导流管内表面滑动连接,且相邻两个合金加热架间间距为为5—30厘米,高频线圈数量与合金加热架数量一致,且一个合金加热架和至少一个高频线圈构成一个工作组,高频线圈包覆在导流管外并与导流管同轴分布,且高频线圈与导流管的硬质防护层外表面的导向滑轨间相互滑动连接,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均至少一个,嵌于合金加热架外表面,且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均沿导流管轴线方向间隔分布,高频驱动电路及控制电路均通过滑槽安装在承载基座上端面,其中高频驱动电路分别与高频线圈和控制电路电气连接,控制电路另分别与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转台机构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高频线圈与导流管外表面间距为3—10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的高频线圈与导向滑轨间通过滑块相互滑动连接,且所述的滑块与导向滑轨间通过行走机构相互连接,且与滑块连接的导向滑轨上均布至少三个到位传感器,所述的行走机构和到位传感器均与控制电路电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作润扬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焦作润扬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198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多热源组合式导热油加热器
- 下一篇:一种电蓄能暖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