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模具的二次顶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17695.1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75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庄泽耿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唯科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B29C33/48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郭福利;魏思凡 |
地址: | 361101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板 板组件 顶出 驱动组件 顶组件 模具 模具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驱动 模具型腔 前后活动 组件连接 相分离 应用 | ||
1.一种应用于模具的二次顶机构,其特征在于,含有:用以顶出模具成型产品的第一板组件(4)和第二板组件(3)、用以驱动所述第一板组件(4)前后活动的驱动组件(1),以及用以使所述第一板组件(4)和第二板组件(3)完成二次顶出动作的二次顶组件(2);所述第一板组件(4)位于模具型腔的后侧,所述第二板组件(3)位于所述第一板组件(4)的后侧,所述第一板组件(4)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1);
所述二次顶组件(2)能够能够使所述第二板组件(3)随所述第一板组件(4)一起,在所述驱动组件(1)的驱动下向前活动完成第一次顶出动作;
所述二次顶组件(2)能够停止所述第二板组件(3)继续和所述第一板组件(4)一起向前活动,使所述第一板组件(4)和第二板组件(3)相分离完成第二次顶出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模具的二次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顶组件(2)含有:固定配置在所述第一板组件(4)上的拉钩(5)、两次顶出过程都保持不动的控制杆(6),以及配置在所述第二板组件(3)上的浮动部(7);所述浮动部(7)和所述拉钩(5)相适配,所述拉钩(5)能够通过所述浮动部(7)拉动所述第二板组件(3)随所述第一板组件(4)一起向前活动,所述控制杆(6)能够使所述拉钩(5)和所述浮动部(7)相脱离,所述浮动部(7)随所述第二板组件(3)一起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模具的二次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部(7)具有浮动块(11)和弹性件(12);所述第二板组件(3)上配置有一容置部(9),所述弹性件(12)配置于所述容置部(9)中,所述控制杆(6)能够使所述浮动块(11)相对所述控制杆(6)向下活动并挤压所述弹性件(12),所述弹性件(12)用以驱动所述浮动块(11)复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模具的二次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部(9)为配置在所述第二板组件(3)上且轮廓呈凸字形的容腔,所述容置部(9)具有与外界相通的第一开口(8),所述浮动块(11)为一轮廓呈凸字形的几何体,所述浮动块(11)与所述容置部(9)相适配,所述浮动块(11)的凸起部分穿过所述第一开口(8),所述浮动块(11)能够沿所述第一开口(8)上下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模具的二次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6)具有与所述浮动块(11)的凸起部分相适配的活动槽(10),所述活动槽(10)配置于所述控制杆(6)的下部,所述浮动块(11)的凸起部分能够穿过所述第一开口(8)并配置于所述活动槽(10)中;活动槽(10)具有用以与所述控制杆(6)表面相过渡的过渡段(13),所述过渡段(13)能够在所述浮动块(11)随所述第二板组件(3)一起向前活动,驱动所述浮动块(11)沿所述第一开口(8)向下活动,使所述拉钩(5)和所述浮动块(11)相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唯科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唯科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1769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塑机械手吸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方便脱模的塑料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