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导光遮光结构及电子产品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16604.2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15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军;王永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6 | 分类号: | B29C45/16;B29C45/27;B29C45/33;B29C45/40;F21V1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遮光结构 导光 遮光件 本实用新型 导光件 一体化 电子产品 开口 二次组装 生产效率 一体成型 分体式 光源 生产成本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光遮光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导光遮光结构及电子产品,其中,所述一体化导光遮光结构包括遮光件和导光件,所述导光件设置于所述遮光件内,且与所述遮光件一体成型,所述遮光件上设置有开口,光源位于所述开口内。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分体式导光遮光结构的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且二次组装不能严格保证产品质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光遮光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导光遮光结构及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消费性电子产品一般都会要求带有指示灯显示产品实际工作时的状态,同时能够方便消费者轻松的了解产品的工作状态。因此,要求将征集内部的PCB板上单色或者双色的LED灯状态实时地显示到产品的外表面,同时,在PCB板上实用的绝大多数为贴片灯,这样就需要设计一定的结构将灯光传递至要求的位置。
针对黑色半透的整机外壳,为了实现灯光的表面显示,现有技术中,一种技术方案是,采用三件式设计结构,即分为上遮光罩、下遮光罩和导光件,三个件单独生产后,再通过人工二次组装的方式组装成一体,从而实现灯光显示。另外一种技术方案中,采用两件式结构设计,即设计一个导光柱和遮光罩,也是通过人工二次组装的方式组成一体,实现的灯光的显示。
上述两种导光遮光结构中因导光件和遮光件的材料不同,因此,需要至少开发两套模具,模具开发费用高,导致生产成本高,再通过人工组装实现整体结构,人工组装的工作效率低,导致生产周期长。且二次组装的过程中,存在装配不到位的情况,导致装配后的产品存在漏光现象,不能严格保证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导光遮光结构及电子产品,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分体式导光遮光结构的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且二次组装不能严格保证产品质量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一体化导光遮光结构,包括遮光件和导光件,所述导光件设置于所述遮光件内,且与所述遮光件一体成型,所述遮光件上设置有开口,光源位于所述开口内。
优选地,所述遮光件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一侧设置有包覆所述导光件的壳体部,所述壳体部的外部还设置有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加强筋沿所述导光件的轴向设置有第一加强筋,与所述第一加强筋交叉还设置有第二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遮光件还包括定位部,所述定位部设置于所述固定部的另一侧。
优选地,所述遮光件还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定位部位于所述固定部的同一侧。
优选地,所述卡接部设置于所述固定部的相对两边缘。
优选地,所述导光件近光端设置有预定角度α的斜面。
优选地,所述预定角度α为45°。
优选地,所述导光件与所述开口连通的一侧为平面,所述斜面设置于所述平面的相对一侧。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产品,包括外壳和所述的一体化导光遮光结构,所述外壳由透光材料制成,所述透光材料的可见光的透光率范围为2.5%-4.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体化导光遮光结构通过将导光件和遮光件一体成型,避免了人工二次组装,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分体式导光遮光结构,减少了开发的模具的套数,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2、同时一体化导光遮光结构减少了注塑成型过程中需要的工作人员,以及,减少二次组装后的质量检验人员,只需要在注塑成型后的产品直接包装出货即可。且不会出现运输过程中,因包装过程中对产品定位不准确导致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缝隙,使产品质量受到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166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色注塑机的转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双料注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