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离式自驱光耦三相同步整流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14209.0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630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凤;谭孝海;夏春俭;焦文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7/219 | 分类号: | H02M7/219;H02M1/09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相同步整流电路 光耦 单片机 隔离式 通断 显示器 光耦隔离电路 驱动控制信号 三相交流信号 实时电压检测 本实用新型 单片机驱动 内部二极管 触发信号 电源电路 隔离功能 检测结果 控制光耦 控制回路 两端电压 实时监控 输出电压 同步整流 整流电路 换向点 三极管 专用的 电路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隔离式自驱光耦三相同步整流电路,包括三相同步整流电路、光耦隔离电路、电源电路、单片机和显示器,利用三相交流信号的自然换向点控制光耦内部二极管的通断,从而驱动光耦内部三极管的通断,为三相同步整流电路提供具有隔离功能的同步整流驱动控制信号,使触发信号精确可靠,提高了整流电路稳定性,避免了专用的单片机驱动电路,简化了控制回路,降低成本;同时,单片机通过对三相同步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进行实时电压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在显示器上显示,方便使用人员实时监控负载两端电压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相同步整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隔离式自驱光耦三相同步整流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家的节能减排政策越来越深入,运用变频器调节大耗电设备电机速度的比例越来越高,通常变频调速是把交流电通过二极管整流桥变成直流电,再逆变成频率可调节的交流电。在低电压、大电流输出的情况下,整流二极管的导通压降较高,输出端整流管的损耗尤为突出。快恢复二极管或超快恢复二极管可达1.0V-1.2V,即使采用低压降的肖特基二极管,也会产生0.4V-0.8V的压降,导致整流损耗增大,电源效率降低。因此,传统的二极管整流电路已无法满足实现低电压、大电流开关电源高效率、小体积的需要,成为制约变换器提高效率的瓶颈。同步整流技术提出与使用,通过运用通态电阻很低的MOS管器件来替代传统的整流二极管,从降低器件的导通压降来提高整个整流器的工作效率,很大程度上减小了由二极管构成整流桥整流时导通压降,从而提高了输出效率。
三相同步整流时,必须确保MOS管在自然换相点导通,避免上、下桥臂的MOS管同时导通,才能保证整流电路的可靠工作,现有的MOS管器件代替整流二极管进行整流往往会出现MOS管的触发信号很难与三相输入电压同步,原因是大都采用单片机进行同步信号的提取与处理,单片机的反应时间的延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整个整流回路运行可靠性;另外,在现有采用光耦隔离的整流电路中,光耦长期处于周期开断状态,光耦的电流传输比会受供电电源很大的影响,由于供电电源不稳定会导致光耦电流传输失败,从而使同步整流电路出错。
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此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隔离式自驱光耦三相同步整流电路。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隔离式自驱光耦三相同步整流电路,包括三相同步整流电路、光耦隔离电路、电源电路、单片机和显示器,所述三相同步整流电路包括MOS管Q1、Q2、Q3、Q4、Q5、Q6,且采用三相桥式整流电路方式连接,三相同步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变压器T1的低压线圈端,三相同步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负载RL;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单片机的模拟信号输出端,包括电压稳定电路和放大输出电路,电压稳定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电压稳定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放大输出电路的输入端,放大输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光耦隔离电路的电源端Vout;所述光耦隔离电路包括光耦D1、D2、D3、D4、D5、D6,光耦D1输入端二极管的阴极、D4输入端二极管的阳极连接MOS管Q1的源极和MOS管Q4的漏极,光耦D3输入端二极管的阴极、D6输入端二极管的阳极连接MOS管Q3的源极和MOS管Q6的漏极,光耦D5输入端二极管的阴极、D2输入端二极管的阳极连接MOS管Q5的源极和MOS管Q2的漏极,光耦D1、D3、D5输入端二极管的阳极通过电阻R40连接光耦D2、D4、D6输入端二极管的阴极;光耦D1-D6输出端的集电极通过上拉电阻连接光耦隔离电路的电源端Vout,光耦D1输出端的发射极通过第一稳压元件连接MOS管Q4的栅极,光耦D2输出端的发射极通过第二稳压元件连接MOS管Q5的栅极,光耦D3输出端的发射极通过第三稳压元件连接MOS管Q6的栅极,光耦D4输出端的发射极通过第四稳压元件连接MOS管Q1的栅极,光耦D5输出端的发射极通过第五稳压元件连接MOS管Q2的栅极,光耦D6输出端的发射极通过第六稳压元件连接MOS管Q3的栅极;所述单片机的电流检测端口P1-P6依次分别连接光耦D1-D6输入端二极管的阳极,单片机的电压检测端口P7连接负载RL的电流流入端,单片机通过数据总线连接显示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142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系留无人机高压供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安全供电装置的LED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