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无线充电功能的新型电子塞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14043.2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23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彪;刘秀华;许业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启航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7/13 | 分类号: | G01B7/13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梁嘉琦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充电 无线充电电路模块 内置电池模块 本实用新型 新型电子 塞规 充电 位移传感器模块 电磁感应方式 防水防油性能 模数转换模块 数据通信模块 微控制器模块 稳压电路模块 运算放大模块 数字隔离器 插拔操作 电磁感应 电源插头 数据通信 外界设备 插头 传输 应用 | ||
1.一种基于无线充电功能的新型电子塞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移传感器模块(100)、运算放大模块(200)、模数转换模块(300)、数字隔离器模块(400)、微控制器模块(500)、内置电池模块(800)、DC-DC电源模块(900)、稳压电路模块(1000)、用于与外界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数据通信模块(600)和用于通过电磁感应方式获取电能的无线充电电路模块(700);所述位移传感器模块(100)、运算放大模块(200)、模数转换模块(300)、数字隔离器模块(400)、微控制器模块(500)和数据通信模块(600)依次连接,所述无线充电电路模块(700)、内置电池模块(800)和DC-DC电源模块(900)依次连接,所述DC-DC电源模块(900)的输出端连接至位移传感器模块(100)、运算放大模块(200)和微控制器模块(500),所述稳压电路模块(1000)的输入端连接至内置电池模块(800)和DC-DC电源模块(900),输出端连接至运算放大模块(200)、模数转换模块(300)、数字隔离器模块(400)、微控制器模块(500)和数据通信模块(6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充电功能的新型电子塞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电路模块(700)包括线圈(710)、第一开关稳压芯片(770)、第一电感(721)、第二电感(722)、第一电容(731)、第二电容(732)、第三电容(733)、第一极性电容(741)、第二极性电容(742)、第一二极管(750)、第一电阻(761)、第二电阻(762)、第三电阻(763)和第四电阻(764),所述第一开关稳压芯片(770)设置有补偿引脚(VC)、反馈引脚(FB)、电流反馈引脚(IFB)、输入电源引脚(VIN)、控制接地引脚(GNDS)、开关电流接地引脚(GND)和开关引脚(VSW);所述线圈(710)的一端连接至第一开关稳压芯片(770)的输入电源引脚(VIN),另一端同时连接至地和内置电池模块(800)的负极,所述第一开关稳压芯片(770)的开关引脚(VSW)通过第一电容(731)连接至第一二极管(750)的阳极,所述第一二极管(750)的阴极连接至内置电池模块(800)的正极,所述输入电源引脚(VIN)和开关引脚(VSW)之间还通过第一电感(721)进行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稳压芯片(770)的控制接地引脚(GNDS)和开关电流接地引脚(GND)均同时连接至地和内置电池模块(800)的负极,所述补偿引脚(VC)依次通过第二电容(732)和第四电阻(764)连接至地和内置电池模块(800)的负极,所述电流反馈引脚(IFB)通过第三电容(733)连接至地和内置电池模块(800)的负极,所述电流反馈引脚(IFB)还通过第二电感(722)连接至第一二极管(750)的正极,同时还通过第三电阻(763)连接至地和内置电池模块(800)的负极,所述反馈引脚(FB)通过第一电阻(761)连接至内置电池模块(800)的正极,同时还通过第二电阻(762)连接至地和内置电池模块(800)的负极,所述第一极性电容(741)的正极连接至输入电源引脚(VIN),负极连接至地和内置电池模块(800)的负极,所述第二极性电容(742)的正极连接至内置电池模块(800)的正极,负极连接至地和内置电池模块(800)的负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充电功能的新型电子塞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稳压芯片(770)的型号为LT15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充电功能的新型电子塞规,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通信模块(600)包括有线数据通信模块,所述有线数据通信模块的数据传输端连接至微控制器模块(500),供电端连接至稳压电路模块(10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启航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启航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1404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减振器储油缸封口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孔径测量装置